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2011-04-16 08:20: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大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15日 实施生态建设、转型崛起战略,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第一要素。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将这个共识作为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素质优、结构好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统筹推进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是同发达地区人才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新兴产业人才和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未来十年是大兴安岭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加速转型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区”战略目标关键在于人才。

  地委行署立足未来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依据对重点产业行业对人才需求预测的结果,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未来5至10年全区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分布趋向合理,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到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54462人,增长22.92%;到2020年达到63495人,增长43.31%。到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17%以上;到2020年达到20%以上。到2015年,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0人/年;到2020年达到40人/年。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5%;到2020年达到30%。

  大兴安岭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富立波对记者说,针对该地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他们确定了以五大功能区人才集聚、新兴产业人才铸基、急需紧缺人才开发、党政人才素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优先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激励项目、高技能人才优化、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国际商务人才引进培育和边疆文化人才培养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十大重点人才项目。要通过现有人才激励、紧缺人才开发、高端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培育、引进、集聚一批五大功能区建设领军人才。要通过实施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挖潜工程、素质提升工程、项目凝聚带动工程,培养、凝聚一批新兴产业人才。要通过实施急需紧缺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程、借智兴业工程等措施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和关键节点人才。要通过强化培训,深入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一批高素质党政人才。要通过“校企联姻”培训、“招才引智”等办法打造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实行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竞争等措施,塑造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要通过组建行业协会、优化服务环境等办法,开发和培养一批现代服务业人才。要通过培育、引进、环境打造三项计划培育一批商务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激励扶持等保障措施开发一批特色边疆文化人才。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