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食物精细易致龋齿 黑龙江省儿童龋齿率高于全国水平
2011-04-17 07:58:4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魏然 赵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7日讯日前完成的第三次全省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省5岁儿童的龋齿患病率为71.6%,12岁儿童为39.2%,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7%的5岁龋齿儿童和89%的12岁龋齿儿童没有得到治疗。我省12岁儿童牙龈出血率为72.1%,高于全国57.2%的平均水平;牙石检出率为32.7%,远低于全国59%的平均水平。

  调查显示,我省5岁城市儿童乳牙龋齿率为64.6%,农村儿童则为78.6%。农村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意识较差,导致农村儿童乳牙阶段的龋齿患病率较高。但是在对12岁儿童恒牙龋齿率的调查中,却发现城市儿童的患病率为40.2%,而农村儿童为38.2%。

  针对我市儿童龋齿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金丽分析,除少数儿童由遗传因素导致外,大多数儿童龋齿与其所吃食物偏软和过量摄入糖分有关。

  食物精细易致龋齿

  据口腔科主任金丽介绍,现在的孩子所吃食物过于精细,父母的好心却导致孩子患上龋齿。家住香坊区的佳佳因牙疼,由父母带着来到市儿童医院。佳佳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怕硌坏孩子的牙,佳佳每次吃饭时,她都将米饭和菜用专用的粉碎机磨碎,然后泡上菜汤,喂给佳佳吃。就是孩子吃水果也不例外,也是先把苹果、梨等切成小块,然后打成糊状。

  市口腔疾病防治办公室日前对我市5岁到6岁的儿童进行了有关龋齿的普查,结果表明孩子龋齿率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给孩子吃的食品过于精细,把食物加工成粉状或是糊状,而恰恰是这些偏软的食品再经过孩子咀嚼吞咽后,残留物容易依附在牙齿表面和缝隙里,如果不及时进行漱口和刷牙,几个小时后牙齿上就会出现霉斑。如果这时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糖和霉斑中的细菌在作用后形成酸性物质,会进一步腐蚀破坏牙齿表面。

  乳牙龋齿尽早治疗

  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金丽经临床观察发现,目前儿童龋齿率居高不下,甚至还有三四岁的孩子出现全口龋齿的“猖獗齿”。

  儿童乳牙患了龋齿,到底要不要治疗呢?孩子换了牙龋齿自然就好了,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专家指出:家长的这种观点要不得。乳牙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乳牙龋齿不治疗,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据专家介绍,乳牙和恒牙的替换一般从7岁左右开始,从门牙至磨牙,一个个脱换,直到12岁左右才换齐。由此可见,乳牙在儿童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担负了整整10年的咀嚼工作,特别是8颗咀嚼功能大、且脱换最迟的乳磨牙。乳牙龋齿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患儿在承受疼痛折磨的同时,可能会发展至乳牙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无法发育。

  乳牙龋齿对全身也会造成危害,使咀嚼功能下降,对食物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和全身生长发育。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发生龋齿,家长其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金丽说,年幼的孩子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特别是睡前不刷牙或没刷干净,牙齿很容易受到腐蚀,这是不少孩子龋齿高发的主要原因。很多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早早养成自理能力,学会自己刷牙更是体现“自理能力”的小事。可是3岁的孩子由于自身动作协调性和吞咽能力都没有达到能够独立“保证质量”刷牙的程度,家长一味地听任孩子自己刷牙,自然会导致刷牙做了无用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龋齿后,都会“提前干预”,及时就医诊治。因为龋病的出现和加重都是渐进的,一般孩子牙齿初现“小洞”时还不会感到疼痛,但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到小洞变成大洞,发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才会出现疼痛和肿胀,这时再治疗就麻烦多了。

  良好保健定期检查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恒牙的生长发育阶段,应减少食物中糖含量及减少餐间吃零食的次数,这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

  儿童出生后6-8个月就开始出乳牙,两岁半出齐。金丽说,当第一个乳牙萌出后,家长就应为孩子刷牙。但此时牙齿萌出数量少,孩子年幼,不宜用普通牙刷。家长可用消毒的纱布或棉花沾温水摩擦和拭洗萌出来的牙面,早晚各一次。吃奶或吃其他食物后也要清洁,尤其是在睡前拭洗更重要。也可用一种专为幼儿用的牙刷,即用硅橡胶制成一个指套,在指套顶端的一旁装有柔软的刺状刷毛。使用时,家长将指套式牙刷套在指上给萌出的牙齿拭刷,每次刷1-2分钟,每日2-3次,效果很好。

  孩子到3岁左右,就可用儿童牙刷让他们自己做刷牙的模拟动作,但主要由家长为孩子刷牙,并逐渐教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孩子长到四五岁以后就应教给他们正确刷牙方法,使其独立刷牙,但父母要监督,免得刷牙马虎,为孩子一生的口腔卫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金丽说,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能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但是定期检查还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龋齿初期无症状而不易被察觉,直到出现疼痛症状时家长才急于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此时往往已错过良好的治疗时机。定期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龋病,早治疗,同时还可接受医师的指导以防治龋病,临床上医师常用的防龋方法是窝沟封闭技术。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