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铁路局编织“生活网” 10万职工吃上“两荤一素”
2011-05-24 16:59: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3日讯:哈尔滨铁路局编织“生活网” 10万职工吃上“两荤一素”

   记者王蕊

  编者按:近年来,伴随着铁路改革的推进、生产布局的调整,职工跨地区生活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哈尔滨铁路局把铁道部提出的着力改善民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集中力量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解决一线铁路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编织等同于全局生产网同等规模,以食堂、吃水、住宿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网和以乘务员饮食、野外住宿、生活服务为内容的保障网,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在全局内实现生活保障网整体化、全覆盖,为21万名职工谋福祉。

郎乡车站的职工们吃着中午食堂供应的“两荤一素”。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职工食堂建设覆盖全局四五等小站 10余万职工吃上“两荤一素”

  近年来,哈尔滨铁路局职工食堂建设滞后现象明显,“食堂工作没人干、干部职工不愿吃”问题十分突出。而哈尔滨铁路局共有10万余名职工需要当班期间在食堂用餐。认识到解决一线职工就餐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去年9月开始,哈铁局的一场规范食堂建设战役在全局打响。

  郎乡车站是有105名职工的小站,过去,食堂厨具陈旧、卫生条件差,就餐位置少,食堂就给准备1顿饭,1顿只有1个菜,爱不爱吃也都得挺着,职工们每天都要为“今天吃啥”、“在哪吃饭”而犯愁。去年新食堂建起后,新的厨房内摆放整齐,厨具齐全,配备了电饭锅、消毒柜等新设备,饭厅内可容纳三十多人吃饭,厨师潘玉东表示,以前很少看到这么多职工,现在每天都能听到职工们在饭厅里传来的笑声。今天中午,食堂里客运员郭正飞正吃着红焖肉、小凉菜,喝着蛋花汤,与同事们享受午餐时光。“现在食堂一天给我们做3顿饭,每天都有变化,我们不用犯愁每天吃啥了,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家常菜,省去了热饭、订饭的时间,这样我们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回去继续工作。”


绥化车站的厨师们为职工们准备当日的晚餐。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有了食堂,职工们不仅能在干净的食堂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新的饭菜标准和价格更是赢得了职工们的认可。“自去年10月食堂正式使用后,员工们只要刷卡就能就餐,有22名厨师每天倒班为职工们准备‘两荤一素’,早饭只需3元,午饭、晚饭各需5元,铁路局每餐为职工们补助1元,每天10元钱职工们就能解决1日三餐。”绥化火车站工会主席李长江兴奋地说道。

  据悉,到去年10月中旬,全局四五等小站新建、改建、扩建的小食堂全部竣工。截至目前,全局1195个食堂陆续投入使用,覆盖全局干部职工,日最高用餐人数近6万人,有效地解决了职工吃饭难、吃饭贵的问题,确保了职工生产网中的运输效率和运输保障能力。


南岔车站东调区区长杨祝庆在办公室喝上车站净水厂送来的纯净水。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投入1135万元兴建“小水厂”解决2万余名职工吃水难

  5月20日,早上9时许,佳木斯车务段南岔站内里不时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鸣声,记者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是南岔车站站区纯净水厂水过滤器传来的声音。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使得哈尔滨铁路局的三等站以下的边远地区水源或水厂能力不足,且缺乏净水设备,许多地区水质严重不达标,沿线职工吃水困难。

  属于佳木斯车务段的南岔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南岔的水源含铅不高,大肠杆菌超标,未经净化而储存的水在3天后就会显现绿色污垢。“没有纯净水可喝,当班的时候只能喝自来水,水质比较涩,有杂质,有空的话自己掏钱买当地的纯净水,忙起来甚至一天也喝不了一口水。”南岔站区东调区驼峰作业员黄伟东说着。

  就在去年12月份,南岔站区净水厂成立,有11名职工在水厂工作,1个小时就能生产1.5吨水,每天可以生产200多桶水。“先用一套活性炭设备将原水进行第一次过滤,再把水引入双渗透纯净水机,经过两级处理,再由臭氧消毒,进入储水罐装线装桶,整个过程完成了对南岔地区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水质达到了国家纯净水的饮用标准。净化后的水将全部免费地供应职工饮水。”南岔车站站区纯净水厂厂长胥先武向记者介绍说。


 

南岔站纯净水厂厂长向记者介绍双过滤净水设备。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目前,纯净水厂每天要供应50余桶,负责供应南岔站区20个车间,以及南岔—乌伊岭线的7个站区将近2000-3000人的饮用水。“现在净水厂生产的水都是免费供应给铁路职工,供应的很及时、很方便,以前在食堂,大家吃完饭就走了,现在大家可以在饭前饭后都能喝上一口放心水了。”南岔站区食堂主任田成平说道。 “我们工作时间较长,能有纯净水定期地送到我们办公室来,感觉方便多了,不用总出去找水喝,我也好安心地工作。”南岔站区东调车区区长杨祝庆笑着说道。

  据悉,为保证偏远站区沿线职工饮水安全,哈尔滨铁路局投入专项资金1135万元用于像南岔站似的“小水厂”建设,新建、改建具备一定规模的净水厂19个,分布在哈尔滨、绥化、北安、玉泉、三间房、富拉尔基、扎兰屯、加格达奇、塔河、牡丹江、鸡西、佳木斯、南岔、海拉尔、伊图里河15个地区,为当地和周边水质不达标站区配送桶装纯净水。目前,19个净水厂以及270余套中小型净水设备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局的净水网络,沿线2万多名职工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公寓食堂为临时休息的机车乘务员准备了二十余种菜样。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建公寓解职工后顾之忧 异地职工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近年来,哈尔滨铁路局为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的同时,职工通勤问题渐渐浮出。为此,哈尔滨铁路局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解决职工住宿、通勤难的严峻情况,大力建设职工单身公寓和大学生公寓,解除通勤职工的后顾之忧。

  2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上夹树街的哈铁大学生公寓,刚巧碰到住在612室的哈尔滨工务段技术科助理工程师赵烨从外边回来,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了她的“新家”,仅有一室的房间内,床、衣柜等配备齐全,卫生间、厨房内应有的设施也都应有尽有。

  在与赵烨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赵烨是西南交大的毕业生,09年毕业后就来到哈尔滨铁路局工作,刚来时没有大学生公寓,租住在一间27.8米的房子里,每个月房租要700元,那时的房子很简陋,但刚毕业的她没什么积蓄,昂贵的房费和水电费就用去了大部分工资,再加上日常生活花销大一些,让赵烨就觉得生活很吃力。“这个公寓刚入住一周,可感觉跟之前的差很多,每个月不到300元的房费和水电费让我大大减轻了身上的压力。而且这里治安好、环境好、卫生好,晚上加班回来晚了,走在楼里也十分放心。虽然没有之前的房子大,可18平方米的‘小房子’让我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明亮整洁、设施齐全的大学生公寓。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据哈尔滨铁路局物业公司工会主席龙士杰介绍,大学生公寓可是专门入住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哈尔滨无住房、在哈地区及沿线工作的通勤职工。在投入了20万元进行装修和改造后,今年1月此公寓楼正式投入使用,可入住75户。每个公寓面积在16-31平方米不等,均配有床、家具、写字台,以及厨房、卫生间内的应有设施。

  据统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哈铁局陆续新建、改造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海拉尔、绥芬河和昂昂溪23个单身公寓和5座大学生公寓。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住宿需求,全局还建有小宿舍1076个,各类宿舍初步形成了具有7000张床位的住宿网络格局,让通勤、单身职工能够感受拥有自己温暖的“家”的感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