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读者大会”昨举行 众名家讲述读书秘诀
2011-05-30 09:48:46 来源: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迟子建访谈现场。

 

倪萍访谈现场。

  生活报5月30日讯 会场上人头攒动、笑声掌声不断……本届书博会期间,最受读者期待的第四届“读者大会”29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环球剧场举行,余秋雨、迟子建、倪萍、郦波、连丽如等众多知名学者、作家来到现场畅谈读书感受、讲述创作历程,与千名读者近距离接触,一起分享了读书的快乐。

  据介绍,“读者大会”是本届书博会的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发起,并与中国出版协会、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本届大会的主题定为“读者至上、享受阅读”,所以当日光临的众多名家与读者亲密接触,并首次现场向读者透露了他们的“读书秘诀”。

  

  迟子建:

  读书不要跟着榜单走

  

  作为黑龙江知名作家,迟子建的出场受到现场读者的极大欢迎,一些大学生特意制作了宣传条幅来欢迎她。现场迟子建向读者讲起了小时候写作文经常跑题的故事,并说当年参加高考的作文仅得了5分,而上大学后她大量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读书,可以说读书对她日后写作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希望大家一生要不断阅读、不断积累。对于如何读书、怎么读书的问题,迟子建说,读书不要功利主义,也不要形式主义。现在很多读者读书就盯着畅销榜单,什么书销售火爆就看什么书,其实这是不对的,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有一些精品书籍,所以现在读书要在选择热销书的同时,不要忘记各个时期的经典书籍,以提升自己。

  

  余秋雨:

  读书有“五法则”

  

  “我的身份是一个多年教师,从这个身份的角度,我希望在座的孩子们能够了解读书的经验。”29日,中国文化坐标人物、著名学者余秋雨也来到现场,他一出场即引起掌声不断。对于如何阅读、“阅读法则”是什么,余秋雨现场畅谈了“五法则”,与现场读者分享读书的经验。

  余秋雨表示,第一,读书时要给书分个类,不要混为一谈,阅读分为知识型阅读、消遣型阅读、精神型阅读,这三类阅读都需要,不要贬低哪一类,但是要分清楚,混成一类很麻烦。现在比较勤快的人忙着知识型的阅读,比较懒惰的人忙着消遣型的阅读。但是不管谁都不要忘了精神型的阅读。进行这样的阅读分类后,及时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作品,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条是要读一流的书。要先问老师、年纪大一点儿的朋友、作家,分清楚一流、二流及三流的书,然后选择一流书也就是经典的书来读。余秋雨说,年轻的孩子可能认为第一流的精品书特别难读,但其逻辑清晰,读起来层次分明轻松,更有助于学习。而一些三流的书,文字看起来很简单,但逻辑很混乱,会让今后的阅读产生倦怠,所以还是应该努力地去读第一流的书。

  第三条则是读书尽量不要多,量多了以后,可能会搞得晕头转向。“尽量少一点儿,多读经典,找适合自己的书读,将其留在脑中,最后把你们的书放在你们的心灵书架里,这样你就丰富了你的阅读。”

  第四条则是不读一下子看不下去的书,有些人觉得这书很重要,但是看不下去,可是还要看。那不行,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其实也是在寻找你自己,“强扭的瓜不甜”。好书太多太多了,就寻找和自己有缘分的书,这样的话就很有价值。

  最后余秋雨告诉读者,读书其实只是一个跳板,最后要读的书可以成为自己的经历。所以不要忙着那些没价值的阅读,而是要在阅读当中获得新的东西,让阅读成为享受,否则会给大家造成不好的结果。

  

  倪萍:

  眼睛每天要“吃”字

  

  虽然已经出了三本书,但倪萍在“读者大会”上仍以业余作家自居。

  谈到读书,倪萍用姥姥的话讲述了自己的看法:“姥姥常说,眼不能饿着,要‘吃’饱,‘吃’什么就是字,也就是人要不断读书,一生都要阅读。”倪萍说,其实文字对人的冲击力和成长都特别有帮助,她从小就读一些名家的作品,有些时候看完还抄一遍。其实只要不断读书、丰富阅历,每个人拿起笔来都能写书,只是水平高低。倪萍同时表示,还会继续写书。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