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五个行动区” 深化“十大产业”工程
项目建设现放大效应
核心提示
近年来,黑河市用大项目构筑经济脊梁、发展支撑,着重谋划和建设一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以大项目引领经济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重点产业项目50项,总投资405亿元,超亿元、10亿元和20亿元的分别达到37项、9项和4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五”末增长4倍,创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被评为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先进单位……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黑河市立足资源优势和现实条件,在去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5.1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开工和建成投产重点项目88项,年度投资185亿元。
项目观察
五月的黑河绿意萌动、激情奔涌。气势恢弘的大项目、活力四射的工业园区工地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人声鼎沸,共同奏响昂扬激越的发展乐章。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一个又一个项目开工或投产,其影响和效应成倍数增长着。重点项目建设风劲帆满,大项目、好项目正成为支撑黑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
大手笔谋划 抢占战略高地
“十二五”时期是黑河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全面转型期、加速追赶期。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对黑河是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总体部署,黑河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继续推进“五个行动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黑河行动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黑河行动区、是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黑河行动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黑河行动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黑河行动区)建设,全力推进事关全局的“十项工程”,描绘出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导向,确定了“十二五”期间GDP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四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目标。
为实现“两个翻番”目标,黑河市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力支撑,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46项,总投资2595亿元。
该市在去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5.1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开工和建成投产重点项目88项,年度投资185亿元。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参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大产业”及推进模式,确定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化工、矿产、新材料、农林产品、旅贸、生物(新医药)、光伏、节能环保及建材等“十大产业”项目,其中,重点产业项目54项,总投资3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1亿元,年度投资超亿元项目26项。到2013年底,全市“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300亿元。
高起点定位 打造产业集群
视野决定格局,思路决定出路。黑河市将园区作为承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把园区建设放在立足全省、服务全国的大背景下,坚持大手笔、大思路、大气魄,做到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目前,黑河市省级以上园区达到5个,入区企业50余户。特别是边境经济合作区于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俄电力合作,重点发展硅基材料、硼基材料、铁合金冶炼加工项目,积极构建金属硅—多晶硅光伏产业链和金属硅—有机硅化工产业链。截至2010年底,园区累计进口俄电38.4亿度,生产工业硅27.6万吨、碳化硼1500吨,上缴税金2.3亿,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将打造成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园区建设促进了全市工业结构的改造、提升、加速,以合作区和爱辉区俄电加工区为代表的光伏产业,以嫩江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为代表的矿产品加工产业,以五大连池工业园区为代表的矿泉产业,以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以北安庆华新能源战略产业园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初步构建起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高端引导、优势聚集、特色鲜明、彰显核心竞争力的规模经济,成为黑河“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超常规推进 聚焦发展热点
招商舞活龙头。黑河市从2008年开始,选聘了12名驻外招商员,分别赴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引进了春秋航空公司以及工业硅生产、北药加工等项目。2009年8月,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实行了驻外招商组新机制,从主要职能部门各抽调一名副处级干部和两名工作人员,组成16个专职招商工作组,派驻外地离岗专职招商。市政府给予每个工作组每年30万元招商经费,两年内完成任务的,按投资额度奖励,未完成任务的,部门主要领导离岗招商,何时完成任务,何时回岗工作。奇招见奇效。目前,驻外招商组共签订合同协议32项,拟投资逾43亿元,落地开工21项。
目标催生责任。黑河市从2008年开始,创新工作目标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将全市的重点工作、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按照工程设计,推行了“十项绩效工程”,年底由市人大牵头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市政府依据考评结果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优秀工程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或者部分完成的子项目予以通报。今年又根据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将“十项绩效工程”调整为“十项工程”,并纳入到对各县(市、区)的目标责任制考评之中。
数字描画
-已确定全市重点建设项目108项,其中,开复工项目91项,抓紧谋划项目17项。开复工项目总投资6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产业项目56项,总投资273亿元,年度预期投资69.1亿元,同比增长47.1%。
-投资亿元以下项目40项,亿元及亿元以上项目51项,其中,5亿元及以上项目9项。
-21个项目纳入今年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亿元。目前已开复工16个,完成投资2.7亿元。
-全市重点项目已开复工41个,完成投资6.2亿元,同比增长161%。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目前已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13.1%。
记者印象
亲商爱商
尊商助商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黑河市项目建设的环境是一流的。
有资料足以证明这一点:黑河市“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先后荣膺“中国魅力中小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20强等多项殊荣;去年,黑河成为全省创“三优”的典范,今年,黑河市将投资2.7亿元,继续推进城市道路、排水等市政工程建设,并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环保模范城的“三城联创”目标,继续巩固和提高“三优”文明城创建成果等。
优质环境使黑河成为项目建设的热土和商家投资的福地,项目建设硬环境的打造亮点频现。目前,黑河市立体通道网络建设正加快升级改造,黑龙江公路大桥已进入俄方审批程序,黑河—布市口岸浮箱固冰通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口岸货检二期工程、旅检码头、气垫船待检大厅已开工建设,北安至五大连池风景区高速、吉黑高速北安至黑河段、绥北高速北安段及市区外环路等路段年底前即可实现交工通车,北安至五大连池铁路和五大连池民用机场项目正加快推进。
黑河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今年春节过后,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带队,赴上海、北京、福建、苏杭等地,对重点企业进行了回访,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并专门召开会议,对企业在建设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责令有关部门限期解决。黑河市实施了入企报告制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明确规定在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任何单位不经批准,不准入企检查。完善了“定期走访”和“一条龙服务”机制,每个大项目都明确专人提供“全过程、贴身式、保姆式”定向服务。职能部门简化审批手续,走访企业现场办公,及时、准确、全面地帮助捕捉和掌握项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