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3日讯 近日,怀着与全市人民同样关注和期盼的心理,记者来到南市棚户区建设工地,现场感受火热的建设场面。
站在4号地块2标段建筑工地,只见地上铺满了新炸开的爆竹纸屑,标志着正在建设的几栋楼房已经封顶,抬头可见建筑工人正忙着拆卸建筑外围的安全防护网,为下步工程做好准备。举目眺望,各建筑工地的空白处,排列着整整齐齐的空心砖,砖堆绵绵延延几十里,为做好建设“攻坚战”夯实了基础。相隔不远的几个地块,塔吊林立、高速运转,建筑必需材料——砖和水泥被不停地运送到各个工地,建筑工人垒砖、拉线、抹水泥,忙得不亦乐乎,南市棚户区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映入眼帘。
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南小市,总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原有住户1.3万户,房屋53万平方米,是全省现存最大的一片棚户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南市棚户区改造当作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攻坚克难,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南市棚户区攻坚战。
据了解,该居住区规划建设住宅160万平方米,配套公建40万平方米。自2009年9月陆续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住宅招标11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楼房152栋80.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完工54栋26.1万平方米、主体正在施工29栋13.1万平方米、进行基础施工26栋26.1万平方米;排水干线、供热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已完成招标,并将陆续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末将竣工住宅74万平方米、1万户居民可回迁入住。
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双鸭山市采取向上争一块、财政投一块、银行贷一块、市场引一块和群众筹一块等方式,千方百计筹集改造资金,基本保证了南市区工程建设资金需要。
在南市棚户区建设上,双鸭山市努力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建设档次上实现突破。在双鸭山住宅建设史上,首次实现高标准配套,不仅给水、排水、供气、供热、园林绿化、数字监控一次到位,同时还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建4.9万平方米,将“先生产、后生活”的欠账一次补齐。二是在建设标准上实现突破。在棚户区安置房中建设了20余万平方米高层住宅,实行居民自愿选择政策,改善了城市景观,提高了建设容积率。总之,南市棚户区建设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努力将该区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的现代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