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资源做依托 双鸭山:借势发展气如虹
2011-06-08 09:53:02 来源:双鸭山日报  作者:杨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双鸭山6月8日讯 近年来,双鸭山市充分利用“哈洽会”等招商平台,集中展示和宣传独有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旅游特色、地缘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进而“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并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带动“五区一城”和煤、电、钢、粮、化、新能源、新建材七大主导产业建设步伐,加快推进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确保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早日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为“十二五”时期持续攀升和“三步走”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是以煤、电、钢、粮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生态优良,资源富集。域内拥有闻名中外的珍宝岛、北大荒象征的雁窝岛和汉魏时期遗址凤林古城等历史自然景观,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保持高增长。2007年成为“省级园林城市”, 2008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十佳城市”,2010年又荣获“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称号,形成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劲态势,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借助资源竞争力、生态亲和力、产业扩张力、区位凝聚力和历史文化传承力等优势,打造硬环境,优化软环境。为创造优良环境,我市不断加快“创森引领,四城同建”步伐,倾力打造“五区一城”,使双鸭山成为了别具魅力的北国城市。为改善发展环境,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处处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环境,人人维护投资环境”的观念,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无偿代办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双鸭山人秉持这一理念,一直用良好的环境引商、用优惠的政策扶商、用一流的服务帮商,用真挚的热情亲商。

  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善,创造出新的价值空间,形成了新的竞争力和生产力,吸引众多资本聚集双鸭山。借势登高,双鸭山市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作为加快发展的振兴之本、转型之基、发展之源,大力弘扬历届市委班子形成的“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的火炬精神,全力抓招商、上项目、搞服务,形成了“全员招商、全面招商、全年招商”的良好局面。在招商方向上,坚持既“扩量”更“提质”,大力招引投资额度高、财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资源精深加工和新兴产业项目;在招商内涵上,突出由“单一”向“并举”转变,坚持招商引资不分内外,优惠政策一律平等,既招生产加工型项目,也招三产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招商质量上,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强化项目筛选和评估,增强招商实效。“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8倍;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17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1项。累计投资近110亿元,实施了安邦河治理、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以及路网、热网、水源、场馆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21项;实施了泥草房改造、小城镇建设、通村公路硬化、村级活动室建设、饮水安全、村屯绿化等六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其中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6亿元。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68项,亿元以上项目53项,已竣工投产102项,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市政府与省政府签状的10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

  资源做依托,环境做保障,我市今年继续大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以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拉动大投资,保障高增长,确保实现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项,全年完成项目投资200亿元的目标。重点加快龙煤航天甲醇、华本生物质资源化、鲁能露天煤矿等72个续建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国电盛世煤电公司乙二醇、新时代水泥搬迁改造等58个拟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制造基地、建龙三期综合项目、东荣一矿等50个计划投产项目年内如期投入运营;大唐热电二期、鲁能煤化工、国电富达煤电化等50个前期项目年内取得重大进展。据悉,今年前五个月,我市共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0个,完成投资额12.7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5个,完成投资额7.9亿元。产业做引领,项目做支撑。双鸭山已经进入加快发展、赶超晋位的快车道,加足马力向着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5%和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0%以上的目标奋进。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