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4日讯(王建 陈明 记者 杨林川) 在第21个全国“土地日”即将来临之际,全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及全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座谈会24日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举行,这标志着我省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副省长于莎燕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悉,我省土地整治工作从2001年实施至今,已累计投入资金10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1万亩,新增耕地157万亩,增地率居全国之首。特别是东部三江平原和西部松嫩平原全面开展了土地整治项目,投入资金10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00万亩,新增耕地50万亩,增产粮食40亿斤。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三江平原东部“两江一湖”地区和松嫩平原“三大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双翼齐飞”的新格局。
按照部省协议要求,我省要在2010年至2012年的3年时间内,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要达到400万亩以上,建设基本农田204万亩,新增耕地30万亩,提高粮食产能10亿斤。面对困难和压力,省政府迅速组织各有关地市和部门启动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前期建设进展情况在各省名列前茅,受到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
目前,我省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和整体推进农村整治示范省建设规划已经国家批准实施,现正在编制全省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会议要求,各地要科学统筹,抓紧制定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必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投入要多措并举。要强化项目规范管理,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完善,在技术上强化指导,坚持全程监控,确保项目建设都在可掌控范围内。
我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规模、大面积,实施刚刚开始,而且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因此,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切实做到项目规划到位、资金筹措到位、工程实施到位、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和整体推进。要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建立完善相关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加大对项目建设的奖惩力度,调动大家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要建立完善项目监督机制,对以土地整治为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要严肃查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的决策权、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农民群众全程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管和验收,真正把土地整治项目建成优质、阳光、廉洁和安全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