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0日讯 (商永奎 雒艳萍 记者李博)六十年代,大庆石油大会战,石油会战工委授予他“会战标兵”称号;七十年代,他被称为“一心为公的好干部”;八十年代,他荣获“省级特等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此人叫李景荣,一位市级领导曾这样评价他,“报答党恩4个字已经渗透到李景荣的骨子里了……”,作为大庆石化关工委副主任,李景荣的名字和事迹在大庆几乎家喻户晓,也影响着周边的每个人。
“离休再干二十年,为党再做新贡献”,这是李景荣为报党恩,立下的誓愿。离休23年来,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过,在忙碌和奔波中度过着每一天。90年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本世纪初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离休后的20多年来,李景荣先后组织创办了5家企业,上缴利税3000多万元。李景荣行程十几万公里,足迹遍布省内23个市县的46所敬老院、36所学校、8个幼儿园,资助困难户、残疾人和贫困学生共计50382人次,他创办的企业提供扶贫资金343.86万元。其中大学生5547人次,资金20.5万元;中小学生12195人次,44.6万元。他把“二次创业”的个人劳动所得33.8万元全部用于扶贫济困。3次调整工资补发的5万多元,也都用于购买扶贫物资和地震救灾捐款。
很多熟识李老的人都对他说:“老爷子,该歇歇了,你这一辈子竟工作、奔波了,自己没享着福,家人孩子也跟你遭罪。”一提到家人,李老默默无语,眼神里隐隐透露出愧疚,但他嘴上却不承认,还犟犟的说:“他们都有工作、有家、有房子住,不用担心。”
也有人对李老说:“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多了,你一个人能有多大能量?”李老就说:“多帮一个是一个,只要我还能从床上爬起来,就要扶贫济困,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我就要报党恩。”
日月穿梭忙似箭,白发催老少儿男;勤劳节俭建石化,起早贪晚未休闲;花甲离职不停步,老当益壮赛当年;二次创业做奉献,党的恩情报不完。这是李老的一首自勉诗,也正是他“用真情报答党恩”的生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