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5日讯 (通讯员 王增伟 王月迪)“七一”前夕,牡丹江市共产党员李振国接到一封来自上海的书信。“李叔叔,我要结婚了,想请您做我的证婚人,好吗?”
写信的女孩叫吕丽丽,从小是个被遗弃的孤儿,后来被一对夫妇领养,但10岁那年,养父因车祸去世,养母因此精神失常。考上重点高中后,虽然家里每天只吃咸菜馒头,但她还是交不起了学杂费了。多少个夜里,吕丽丽因梦到辍学而哭醒。一天,一个叫“李叔叔”的人出现在她面前。之后,“李叔叔”每学期都按时送来学费和生活费。2003年,吕丽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南大学。她想不能再拖累“李叔叔”了,上大学后就自己申请助学贷款。“李叔叔”知道后说,哪能让你刚上大学就背一身债务,硬是将8000元塞到她的手里。有了“李叔叔”四年的资助,吕丽丽顺利完成学业并于2007年考取了研究生。如今她在上海一家公司做研究员。
吕丽丽信中的“李叔叔”就是李振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兽医专业的李振国十年寒暑磨一剑,在一直困扰很多专家的药学领域,成功地研制出有效治疗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注射液,填补了国家动物类中药复方针剂的空白。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苦心经营,使一家小型村办制药厂发展成如今年上缴税金超亿元的现代化企业。李振国常说,是党好的政策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如今我愿意把手中的财富化作爱心帮助别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1998年以来,李振国资助贫困大学生300余人,捐款近百万元。为了帮助到更多象吕丽丽这样的学生,2008年他出资60万元,成立了“爱心助学教育基金”。他对记者说:“自己的一份善举能让贫困的孩子们可以继续上学,内心就很安宁;被资助的孩子们长大后再用爱心帮助别人,会让我很快乐。”
李振国生长在农村,兄弟姐妹九个,因为家里穷,吃过很多苦。他明白“有啥别有病”的简单道理,知道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患了大病,那么整个家庭就垮了。为了让无钱治大病的人有生存的机会,2007年李振国又个人捐资30万元,建立了“振国专项慈善公益资金”,用于大病助救,很多家庭因此从绝望中走出。
在牡丹江市心血管医院,记者见到了刚做完手术的四个月大的曾林贺正在安静地睡觉。可就在一个月前,小林贺被确诊患先天性心脏病,父母拿着医生下的病危通知书,看到刚刚来到世上三个月大的孩子被病痛折磨得哇哇直哭,短时间又凑不上高额的手术费,每天都心如刀绞,陷入绝望之中。生死关头,是“振国专项慈善公益资金”5万元的善款,让小林贺顺利做完手术,看到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的小林贺,父亲曾宪伟泪流满面,“这笔善款不仅是救了孩子的命,更是挽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幸福啊。”
家住宁安市石岩镇的吴德宣,2岁时患了视网膜细胞瘤,曾得到过振国慈善资金的帮助,8岁那年肿瘤扩散,失去生命前夕,小德宣决定捐献遗体,他坚强地说:“我活着没机会回报爱我的人,我想把身体捐献出来,象‘李大大’一样把爱心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