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8日讯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较快,创近五年新高。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推高了当前物价总水平,居民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了解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七台河调查队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上半年猪肉价格走势
从环比来看,1-3月份猪肉价格呈逐月下降趋势,环比分别下降7.9%、2.8%、5.5%;4月份环比上涨7.1%;5月份上涨幅度加大,达14.8%,6月份环比涨幅进一步加大,高达25.2%。
从同比来看,上半年各月猪肉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上涨幅度不断加大,同比分别上涨2.0%、18.1%、20.8%、40.6%、67.4%、115.9%。6月份猪肉价格上涨对当月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拉动作用达到了31.8%。上半年,猪肉价格累计上涨39.7%,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拉动作用达17.9%,可以看出猪肉价格上涨对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之大。
5月初,猪肉后鞦价格为20元/公斤,5月末上涨到26元/公斤,5月份猪肉后鞦均价为22.8元/公斤,而去年同月为13.5元/公斤,上涨68.9%。6月份,猪肉价格继续上涨,6月20日,猪肉后鞦价格高达30元/公斤,猪肉价格已创近五年新高,30日达31元/公斤。预计较长一段时间内,猪肉价格还将维持在较高的价格水平。
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通过走访养殖户和市场了解到,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受以下两点原因影响:
一是成本上涨推高猪肉价格。作为畜禽养殖的主要饲料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当前玉米均价为2.2元/公斤,去年同期为1.8元/公斤,上涨了22.2%。与此同时,工人工资、水费、防疫等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加之汽油、柴油价格上涨,推高物流成本,造成综合成本进一步增加,直接推高了猪肉价格。
二是生猪存栏总量下降,推高当前价格。去年受猪五号病和高热病疫情影响,导致生猪存栏量降低,能繁母猪减栏较多。同时,受疫病后遗症影响,能繁母猪生产效率低下,猪仔成活率低。去年上半年养殖户平均出栏一头肥猪要亏损200元左右,迫使养猪户压缩养殖规模,淘汰部分能繁母猪,甚至有部分养殖户无力支撑退出了养殖业,而下半年价格上涨后,养殖户观望情绪严重,补栏速度特别是母猪补栏相对较慢。养殖户春节前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目前生猪供需紧张,由于节前生猪销售价格较好,养殖户为防节后价格出现下滑、降低风险,节前纷纷争抢出栏,致使节后可供出栏生猪减少,市场供需紧张。
以上两点原因造成了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较快。生猪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可能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生猪出栏量,预计猪肉价格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较高价格,这样势必增加居民的负担。
三、消费者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反应
猪肉价格上涨对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调查了解到,高收入群体对此次猪肉价格上涨反应较小,甚至不知道。中等收入群体表示感到有压力,因为夏季为猪肉消费淡季,加之价格较高,大多数人减少了购买量。本次猪肉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最大、反应最强烈,大多数人表示猪肉吃不起了,会大大减少购买量,甚至不吃猪肉,猪肉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