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讯 漠河县紧紧把握“四个重点”,以构建快捷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目标,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建管并重,加强全县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把握农村公路规划建设重点,打造县域交通新格局。漠河县围绕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通乡路建设进程。在去年完成西林吉至古莲、古莲至霍拉河、漠洛口岸公路和北极村至三道河景区路建设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漠北一级公路、西林吉至满归、兴安至长缨公路规划建设。目前,漠北一级公路基层完成85%,面层完成30%,涵洞完成100%,桥梁完成85%,完成投资约8.3亿元。兴安至长缨、西林吉至满归两条公路前期工作中的可研、环评、土地预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报批工作均已完成,即将进入施工阶段。初步拟定建设沿江上游至黑龙江源头,沿江下游至兴安镇,建设里程约为245公里的沿江景观公路。并将以北极村为中心的景区景点内旅游观光路71.5公里和乡村旅游路29.7公里纳入重点规划日程,以构建完善便捷的旅游交通新格局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项目推进工作力度,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形势,科学规划农村公路项目储备工作。
把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重点,完善道路管养新体系。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措施,完善了一县一站的管理养护体制,成立了漠河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根据漠河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工作需要,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的警示标志,尤其对年久桥涵进行了细致地普查维护。自去年以来先后修补坑槽沉陷47753平方米,处治松散露骨车辙45431平方米,维修疏通涵123道,维修疏通桥621延米/26座,整修路肩边坡142公里,整修边沟127公里,深扩挖边沟58公路,路树剪枝、防虫、刷白151.4公里,标号志刷新302块,处置车辙29420平方米,保洁70公里,整修路肩边坡62公里,标号志管护54公里,维修疏通涵37道。
把握农村公路资金管理重点,拓展资金保障新渠道。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多方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严格按照农村公路日常管护经费标准,实行财政拨付、乡镇自筹、企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受益企事业社会团体和财力较好的乡镇积极融资,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监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财政专户,对管养人员、机构经费、日常养护经费进行科学核算,不断完善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把握农村公路依法治理重点,营造和谐营运新环境。本着依法行政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原则,漠河县交通局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明确了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站、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各自承担的职责权限。实行所有公路养护工程全面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统一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不断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保护工作。依法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协会等群众性自发组织的成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监管措施,预防、制止侵占和损坏农村公路产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