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20日讯 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今天的双鸭山大潮激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双鸭山激情似火,处处跳动着“快发展、大跨越,争晋位”的动人音符。
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连续跃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基础建设投入空前、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社会总体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受益最多……
今天的双鸭山,变化之新,变化之快,变化之大,让人咂舌。
突出发展保跨越,突出民生促和谐,突出效能增实效。按照市委“快发展、大跨越、争晋位”的要求,双鸭山深入实施“五区一城”发展战略,全力落实“八个重点抓”工作部署,谱写了煤城经济社会快发展、大跨越的崭新篇章。
过去的五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时期增长1.2倍,年均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倍,年均增长3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翻一番,分别年均增长13.7%和15.1%。
“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8倍;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17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1项。累计投资近110亿元,实施了安邦河治理、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以及路网、热网、水源、场馆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21项;实施了泥草房改造、小城镇建设、通村公路硬化、村级活动室建设、饮水安全、村屯绿化等六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为确保双鸭山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早日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为“十二五”时期持续攀升和“三步走”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鸭山市是一个以煤、电、钢、粮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生态优良,资源富集。域内拥有闻名中外的珍宝岛、北大荒象征的雁窝岛和汉魏时期遗址凤林古城等历史自然景观,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近年来,双鸭山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保持高增长。2007年成为“省级园林城市”, 2008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十佳城市”,2010年又荣获“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称号,形成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劲态势,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一批大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为双鸭山发展积蓄了力量,增强了后劲。
借助资源竞争力、生态亲和力、产业扩张力、区位凝聚力和历史文化传承力等优势,打造硬环境,优化软环境,寻求新突破,促进快发展,实现大跨越。进入“十二五”时期,双鸭山市继续大力弘扬历届市委班子形成的“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火炬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五区一城”发展战略为着力点,全力推进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坚持“八个重点抓”,重点建设煤、电、钢、粮、化、新能源、新建材七大主导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平安富裕和谐双鸭山。快发展、大跨越、争晋位。今年双鸭山通过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全力以赴抓园区强工业、坚持不懈抓农业富农民、不遗余力抓商贸活市场、多措并举抓财税增收入、务实创新抓城建提功能、毫不懈怠抓民生促和谐,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借势登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高端站位谋发展。双鸭山以更大的胆略和气魄投入到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大潮中,加压鼓劲,真抓实干,争先晋位,全力确保我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为“十二五”时期持续攀升和“三步走”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