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21日讯 今天,“边贸”不再是黑河唯一的发展名片。黑河在不断发挥和放大优势的同时,注重挖掘内力,释放潜能。拓宽对俄合作通道,发展旅游产业,推进项目建设……多业并举、多点发力让黑河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1~5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34.3%,列全省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3元,增长16%,列全省第1位。
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园区规划促进了产业升级。去年,续建新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增长1.1倍,是前三年的总和。今年,确定重点建设产业项目56项,年度计划投资68.6亿元。截至目前,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34个,完成投资12.1亿元。11个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9.33亿元,入区企业80余户。1~5月,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9200万元,省级园区在建项目投资1.6亿元。计划到2015年,对五秀山俄电加工区、二公河俄电加工区等六个园区整合为一个园区,将可实现产值350亿元,税收27亿元。规划建设嫩江大豆科技示范园区,打造辐射内蒙古及周边300公里,吸纳全国大豆总量近1/2的商贸中心。
拓宽对俄合作通道,合作领域不断延伸。浮箱固冰通道已于5月开工,10月前完成建设任务、封冻期开通。“中俄双子城”旅游项目在“满洲里中俄地区旅游论坛”和第21届哈洽会上成功推出。重汽4S店、阿州建筑装饰材料综合市场、5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项目加快推进。两年与俄罗斯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6项、意向性协议7项。黑河市组建了对俄经贸咨询公司,5月,正式开展对俄经贸咨询服务。今年1~5月,实现对俄贸易2.71亿美元,增长38.8%。目前,黑河企业已与俄方企业达成20万吨煤炭进口协议,预计全年口岸货运量可达35万吨,同比增长52%。
加快五大连池新镇建设,旅游产业发育日趋成熟。今年,五大连池新镇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2.8亿元。目前,道路续建12条、新开工6条。居民回迁楼、职工住宅楼开复工87栋,已封顶32栋。五大连池市国际体育旅游产业园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拉动就业近万人。温都水城7月18日投入运营,可同时接待客人500人,将大大增强景区会议及旅游接待能力。今年1~5月,黑河市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62.2万人次、增长14.6%,旅游总收入10.5亿元、增长17.8%。其中景区接待5.8万人次、增长30.2%。
此外,中俄林业科技合作成效显著。2004年,黑河建成900亩中俄林业科技合作园区,形成科研试验、种苗繁育等10个功能区。今年6月,黑河市积极促成该园区成为国家级实验园区,拟将园区面积扩大到1800亩。去年,林业产值达到18亿元,高纬寒地优质特色林木种苗基地年生产苗木达1.5亿株。今年1~5月,新增高纬寒地中俄特色小浆果种植基地3000亩、北药产业基地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