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5日讯 坚持“转型、安全、和谐”的发展理念,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乐”的新桃山是桃山区委、区政府不懈的追求。年初以来,桃山区狠抓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百姓生活安定有序。
倾听百姓呼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群众诉求表达平台,共受理信访案件22件。聘请了22名市级政风行风社会监督员,在社区及坤达、森帝等几户重点企业建立了纠风工作监测点,初步建立了依靠群众进行监督的纠风网络和体系。设立“姐妹港湾——妇女维权工作站”、巡回法庭、检察联络室,街镇调解中心调解矛盾纠纷177起。建立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完善公共政策的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公利房分配已经面向社会公示。
完善社会教育和服务工作。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桃北、桃东两街道法制宣传一条街已经建设完成。开展了“文明机关、文明窗口”双文明创建活动。对全区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建立公共服务电话中心和公共服务专职队伍,公共服务资金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建立了覆盖全区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截至目前,信息录入条数达到数据库的30%。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辖区两所学校顺利通过黑龙江省标准化先进学校复检。建立万宝河镇卫生院、景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针对低保、“4050”人员管理、廉租房分配等工作,做到“二有三挂四上墙”、“七公开”。举办了廉政风险防范知识培训班,查找出各类腐败风险点63个,制定完善防控措施20条。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50名政法干警进行了测试。区检察院加大了同步录音录像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到有案必录、一案一录。落实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和租住人员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的实时登记、实时传输、信息共享。对经专门机构鉴定有社会危险行为的精神病人,建立台账,由卫生、民政、派出所等部门牵头,基层组织和家庭配合,落实治疗、管控措施。
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聘请世界冠军王濛、孙琳琳为形象大使,开展了“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了行车交通秩序整治、停车交通秩序整治、酒后驾驶专项整治、客车超员整治、机动车涉牌涉证专项整治五大整治行动。开展了“文明乘车排队日”活动,分别在桃南菜市场、市委、大商新玛特、市人民医院等人车相对密集的场所设置10名文明乘车排队引导员,引导乘客文明乘车。
强化社会保障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稳步向前推进,开展“彩虹工程”、“春风行动”、“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等援助工程,一次性开发残疾人公益岗位323人,累计安置残疾人534人、大学生22人、城镇家庭人员600多人就业。在全市率先申请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区工作,城镇居民5043人参加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在地方煤炭行业实现了全覆盖。共为1939名困难群众提供帮扶救助,累计发放款物价值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