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毫在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暨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会议。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东北网8月3日讯(黑龙江日报记者刘伟 东北网记者顾硕) 3日下午,我省召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暨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在讲话时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总结经验,坚定信心,积极稳妥地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动力支持。
目前,我省共有事业单位3万个,人员近百万。2006年初,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全面推进我省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及8个配套文件,先后在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及省直部分单位进行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在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完善体制、创新机制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今年8月至2012年2月底,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二是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进行事业单位科学分类。三是从2013年4月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现阶段工作重点是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清理规范期间,原则上不再新设事业单位,机构不予升格,不再新增事业编制,确因工作需要的,在现有机构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杜家毫在讲话时说,事业单位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要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杜家毫强调,此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而是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壮大。改革要坚持以“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为方针,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不同类别单位执行不同的改革措施。要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政保障等关键环节进行积极探索,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杜家毫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切实形成合力,为改革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准确把握政策,搞好工作衔接,保持改革的连续性。要严肃各项纪律,对改革和核查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要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杜家毫最后强调,各地要以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为契机,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抓好核查成果的使用。要摸清底数,理清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挖掘机构编制潜力,合理配置编制资源。要建立长效机制,依托全省机构编制网络管理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的协调联动机制。要加大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检查,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对擅自增加机构编制、超编超职数等问题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哈尔滨市、省文化厅、省卫生厅做了大会发言,齐齐哈尔市、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进行了书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