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讯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龙坑遗址是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确定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对当地的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至今未有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据现有资料显示,该遗址发现的文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1992年,西龙坑屯的村民在附近水域意外发现了上百公斤古钱币,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政府于当年5 月在西龙坑遗址处设立保护碑,并明确了保护范围。 今年6月,连环湖旅游路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工程SG2标段经过西龙坑屯,全长13.495千米,该工程的修建需要大量土方,西龙坑遗址保护范围却阴差阳错地被划为取土点。 8月18日8时许,有人开着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在西龙坑遗址保护范围内取土,遇到西龙坑屯村民的阻拦,在施工队不予理会的情况下,村民们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 8月22日,记者驱车前往西龙坑屯,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村民多次发现古物 西龙坑屯因当地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得名。相传很久以前,一条巨龙经过此地时,龙尾砸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大坑,坑里常年有水永不干涸。 因为龙坑在村落的西侧,因此得名西龙坑屯。 西龙坑屯三面环水,物产富饶,据说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地生活,这里 的村民种地、捕鱼时,经常会发现棺木、铜钱等古物。 81岁的赵恩孝老人,在西龙坑屯已经生活了几十年,老人告诉记者,1992年,村里的三个农民在附近水域意外发现了上百公斤古钱币,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后来,这三个农民把捡来的古钱币交给了政府。 “政府给我们每个人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还请我们到乡政府食堂吃饭。”捡到古钱币的农民陈振江说,捡古钱币上交政府的事还上了《光明日报》,全国各地的读者都给他写信,要花钱收藏他捡到的古钱币。 杜尔伯特的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说,西龙坑屯发现古物的事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记载,经过科考调查,有关部门将西龙坑屯东北方向一处高岗确定为县级文物遗址,并于1992年选定坐标点,设立保护碑,明确了西龙坑遗址的保护范围。2008年,西龙坑遗址升级为市级文物遗址,该遗址出土的有关文物至今还陈列在该县博物馆。 在遗址旁动工取土 8月18日,一阵刺耳的机器轰鸣声打破了西龙坑屯的宁静,多辆挖掘机、铲车等重型机械设备开到西龙坑遗址附近动工取土。 据介绍,取土者受雇于连环湖旅游路修建工程承建者,在西龙坑遗址附近取土,是为了供连环湖旅游路SG2标段工程建设使用。 村民孙爱国告诉记者,挖掘机开到西龙坑遗址附近后,引起了当地村民的不满,自发组织起一个保护队,只要机器开工他们就上前阻拦。 孙爱国和另外几名村民发现,挖掘机已把西龙坑遗址旁的土坝挖出了一个50 米左右的口子,还将附近一块耕地推平了,运走了大量土方。 同时,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也介入此事,杜尔伯特连环湖镇文化站站长郑权告诉记者,有关部门曾开会选择连环湖旅游路取土地点,他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说明西龙坑遗址离取土点很近。 8月18日,郑权本打算到西龙坑遗址附近做进一步考察,明确取土点与遗址的地理关系。但当他来到现场时,发现多辆取土的车辆已经开始动工,而且就在西龙坑遗址东北侧不远处,他随即让施工人员停止施工。 工程车撤离保护区 据了解,西龙坑遗址的保护范围详细地刻在了遗址内的一块混凝土制成的保护碑上。8 月22 日上午,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保护碑表面的文字已经被破坏。记者查阅杜尔伯特博物馆的有关档案资料了解到,西龙坑遗址保护碑上的大致内容是:西龙坑遗址为青铜时代遗址,保护范围以保护碑为起点,向西延伸20 米,向东延伸500米,向南北各延伸30米,不准动土,不许毁坏,违者罚款。 “取土点在保护碑的东侧,严格地说,正好与遗址保护范围搭边。”郑权表示,不管是谁都不能在保护范围内动土。随后,他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8月22日上午,杜尔伯特文化广电体育局、杜尔伯特博物馆的领导来到西龙坑遗址,他们表示,近期将建立地面保护栏,进一步明确西龙坑遗址的保护范围。 目前,取土的工程车辆已经停止工作,并从西龙坑遗址全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