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5日讯 双鸭山市采取措施,全力开展双拥工作,取得成效。连续六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被评为东北战区双拥模范单位。
齐抓共管,构筑双拥工作新机制。双鸭山市委每年召开一次常委议军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专题研究部署双拥工作,真正做到了“三亲自、五纳入”(党政军主要领导对重点工作亲自过问,难点问题亲自解决,特殊优抚对象亲自帮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文明单位评比,纳入干部绩效评议)。重新调整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42个增加到50个;市县区都成立了双拥工作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人员;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及驻双部队共设立双拥组织机构320个,专兼职人员1000多人。后投入2800多万元,加强七星峰抗日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珍宝岛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累计教育人数超过12万人次。开展了国防教育“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活动,宣教覆盖面达到95%以上。
攻坚克难,确保双拥工作创建实效。把部队基础建设列入全市重点推进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施三项“爱心”工程,重点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实施“安居”工程,解决住房难问题。实行优抚对象住房保障与全市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三结合”,帮扶每户优抚对象投入住房补助资金5000~20000元以上,共解决住房565套,住房完好率达95%以上。实施“医保”工程,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医疗保障网络,设立22个定点医院,对特困对象实施大病救助“一条龙”服务。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定补自然增长机制,在社区成立了双拥工作联系网,建立了优抚对象“解三难档案”,结对帮扶重点优抚对象4002人,解决实际问题近万个。抓好随军家属就业,近几年累计安置退役士兵2296人成功就业。
联动共建,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驻双部队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积极参与“四城同建”、重点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地方建设。捐款10万多元,育林12处360多亩,辟建了以八一林、民兵号示范林;出动官兵4000多人次、车辆机械300多台次,参与地方大项目建设;举办营乡党委互促、连村支部共建、军地党员结对的“联建共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