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新材料 新机遇 新发展 从“新博会”看哈尔滨新材料产业的潜力与“钱”景
2011-09-07 09:26:5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穆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7日讯 当常规方法对止血束手无策时,把从猪血液中提取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喷洒在手术创面上,3秒钟内便能形成透明立体胶体薄膜,从而快速止血并促进愈合。这种抗拉强度比钢绳大几千甚至上万倍的“纤维蛋白封闭剂”,正是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的新材料产业的代表作品。

  智能化、多功能化、环保、复合化、低成本化、长寿命及按用户进行订制……从衣食住行到航天国防,新材料产业已无处不在。昨天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检阅了哈尔滨新材料产业的潜力与“钱”景。

  “新博会”:冰城新材料高调亮相

  走进位于会展中心的“新博会”展馆,立刻能感受到哈尔滨新材料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鑫达高分子、工大奥瑞德、天顺化工等作为展会VIP企业在B厅入门处依次排开;哈工大、哈理工等9所在哈院校在高校成果展区格外显眼;在央企展区的东轻公司还作为中国铝业的子公司成为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视察对象……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哈飞工业集团、玻璃钢研究院、天顺化工为主的复合材料,以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哈轻塑胶、鑫达公司为代表的石化新材料,以焊接研究所为主的焊接材料,以工大奥瑞德公司为主的光电材料,以鸿盛集团、居羽公司、中大建材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以瀚邦医疗科技为主的生物材料等门类齐全、共同发展的新材料产业格局。

  今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77户新材料企业共实现产值74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22.8%。

  新“名片”背后的制高点

  长久以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名片”。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一直是我市多年的发展之痛。在传统产业迫切需要提档升级之际,我市将谋划转型的目光瞄准了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按照“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大都市的要求,我市确定将生物、民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等具有发展优势、成长潜力大的6大产业,列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已出炉,新材料已成为我市着力打造的未来产业新“名片”和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

  “三大优势”蕴藏发展后劲

  “哈尔滨拥有很多城市难以企及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而这正是发展新材料产业最突出的优势。”市工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材料领域,我市集中了省内60%的科研力量,拥有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9家,两院院士6人。

  凭借这些技术优势,近年来,我市组建了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火电站用金属抗磨材料、特种材料及特殊加工国际合作等4个新材料产业技术联合体,新材料产业化程度稳步提高,辐射和集群效应正在不断放大。与此同时,东轻公司总投资43亿元的改造项目宽厚板生产线即将联动试车,薄板线明年也将投产;国内最大的20万吨专用塑料基地今年将建成;奥瑞德蓝宝石材料已经量产,拟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投资20亿元的哈飞空客复合材料中心项目已经投产……

  “这些成熟项目足以支撑新增百亿级产业目标”,市工信委原材料处有关负责人直言。

  目标:打造国内新材料产业基地

  《哈尔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描绘了将现有新材料产业“蛋糕”做大的路线图:依托哈尔滨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哈尔滨国家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高性能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根据我市冬季漫长、寒冷的特点,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依托我市大学和科研所技术优势,重点发展新型焊接材料和新型化工材料等5个新材料领域。积极培育新型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3个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领域。

  预计到2015年,我市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464亿元,销售收入448亿元,占全省32%。铝镁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焊接材料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石油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初步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