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7日讯 (记者 顾硕)7日,中国钢铁新材料发展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工信部相关权威人士结合钢铁工业与下游产业合作推进思路、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了专题介绍,有关协会、企业也将对钢铁新材料的研发、应用交流了心得和体会。
据介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钢铁产品出品国。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举世瞩目,因而也成为全球的聚集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钢铁产品结构优化取得了明显进步,钢材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自给率由2001年的84.3%提高到2010年的97%,开发出了一批高强建筑用钢板、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高强度汽车板、高等级帘线钢、航天器用合金材料、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
同时,我国高性能钢铁材料的使用比例较低,一批关键钢铁新材料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省工信委副主任郭禄表示,此次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充分体现了工信部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黑龙江省的信任,也必将对黑龙江的钢铁工业更好更快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