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地区特色养殖业呈快速发展势头
2011-09-19 17:15:02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计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9日讯 特色养殖业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富民项目,正逐步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迈进,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畜牧生产总值年可达到6.2亿元,增长15%。

  开展冷水鱼放流站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以冷水特种鱼类增殖,全区渔业生产总体形势稳中略有增长。养殖水面完成11000亩,水产品产量预计可完成885吨;渔业产值完成1540万元。

  特色养殖业迅猛发展。近年来,地委、行署、林管局对特色养殖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把畜牧业发展目标纳入行署社会责任目标和林管局经济目标的指令性考核内容,这些政策的扶持,使大兴安岭地区特色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标准化率显著提高。狠抓特种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养殖场标准化率由65%提升到80%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4个。启动了大兴安岭成为全国特色养殖名牌良种的集散工程,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标准化狐貂、鹿、獭兔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对达到标准的12个小区进行了命名发牌。

  龙头企业建设粗具规模。经过积极努力,快速发展,目前全区龙头企业共有3个,即韩家园松涛鹿苑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兴安鹿业公司和大兴安岭图强金达毛皮公司。生产的鹿产品有4大系列,18种产品,120个品种。在国内有代理商42家,形成了基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年销售收入实现3000万元,致富了一方群众。

  蚕蜂等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充分依托大兴安岭地区丰富的柞林资源、林下资源发展特色柞蚕、蜂、森林猪、森林鸡等养殖,带动农民及林业职工致富。建成大兴安岭地区蚕种繁育基地,柞蚕放养达150把剪(1把剪2公斤蛾卵),年产量15万斤,产值180万元。利用加林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施业区蜜源植物种类多、储蜜量大等特点发展蜜蜂养殖业,年产优质苕条蜜10万斤,实现产值120万元。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