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2日讯
新闻提示:
“我是邮局的,这里有您一个邮包……”十一期间,大庆市多位市民接到“邮局”打来的电话。接到电话的市民个个惊恐莫名,因为对方称邮包内藏有毒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普通的电话,扰乱了人们的心神,人们纷纷选择报警。仅10月4日一天,公安机关便接到4名群众打来的“毒邮包”报警电话。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经核实发现,“毒邮包”其实是不法分子花样翻新的电信诈骗手段,以诱骗群众上当。
10月10日16时许,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紧急下发预警通知,提醒市民遇到此类电话,要提高警惕,谨慎汇款。
一个电话神秘邮包寄来毒品?
10月4日,家住东风新村的李先生正打算出门,突然,家里的电话响了。
“您好,我是邮局的,这有您一个包裹。”接起电话,一个操广东口音的男子对李先生说。
难道过节有朋友寄来了“惊喜”?李先生高兴地向对方询问起来,可聊着聊着,他感觉不对劲儿了。
“我们在安检时,发现您的包裹里藏有毒品。”男子对李先生说。
初听这话,李先生心里一激灵,自己安分守己,毒品只从电视剧里了解过,现实生活中连听到这个词的机会都少,如今邮包里怎么会有这玩意儿?
又听电话里的男子说,他的邮包是从云南寄过来的。李先生忙说,自己在云南没有亲友,这个邮包会不会邮错地址了。可男子把李先生的姓名、地址都说了出来,准确无误。这下,李先生有点慌神儿了,可他心里还是疑惑,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男子给李先生支了一招。
“也许有人利用您的身份证办理过银行卡,个人信息被盗用了,您赶快报警吧。”男子对李先生说。
“我们这里有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电话,要不帮您转接过去?”男子热心地对李先生说。
无独有偶“毒邮包”一个接一个
10月份以来,接到“毒邮包”电话的市民远不止李先生一人。
10月4日当天,家住大庆市让胡路的张女士也接到了一个奇怪电话。对方自称是邮局的,说在检查张女士从福建寄来的邮包时,发现里面藏有毒品。
说辞与前面是类似的,对方也称可以为张女士提供大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报警电话,张女士在索要号码后,挂断了电话。
看着对方提供的报警电话,张女士犹豫起来。自己是个家庭主妇,身份证没有借过人,也没有丢失过,怎么会被人盗用呢?想到这,警觉的张女士把电话打进了114查号台,自己查询了大庆市禁毒支队的报警电话。
拨通电话,张女士先询问了对方留给自己的报警号码是否属于公安机关,对方回答“不是”。张女士心想,幸好自己没有完全相信对方。
“我遇到骗子了,有人说我邮包里藏毒。”张女士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民警。
值班民警意识到,这可能是电信诈骗,告诉张女士不要轻信电话内容,以免上当受骗。
“邮局”在哪?民警回拨揭穿骗局
10月5日13时20分,禁毒支队值班民警又接到市民陈先生打来的报案电话,陈先生遭遇的诈骗手段,与张女士说的如出一辙。
值班民警马上告诉陈先生,不要轻信电话内容,也不要更改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往任何账户汇款。一连两天接到多起同类报警电话,值班民警马上拨打陈先生提供的“邮局”电话,可电话一直在占线。
13时40分,民警终于拨通了该电话号码,接电话的是位女士,典型的广东口音,民警问其电话是哪里的,对方称是大庆市邮局。民警再问邮局所在地址时,对方称在大庆万宝。接下来,民警向对方询问陈先生包裹里发现毒品一事,对方马上挂断了电话。
14时05分,民警改用另一部电话再次拨通该号码,问对方所在邮局的位置,这次,对方又说是在萨尔图会战大街31号,随即又挂断电话。
花样翻新新骗术一日4起报警
10月10日,记者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了解到,“以邮局检查出毒品”为由的新型电信诈骗,仅10月4日一天,公安机关就接到4起群众报警,接下来几天也陆续有人报警,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人上当受骗。
禁毒支队民警告诉记者,如果群众按照对方提供的号码拨打报警电话,对方很有可能以公安民警的身份告知受害人,他的银行账号被别人盗用了,涉嫌犯罪,必须将账号内的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随后对方便会给受害人提供“安全账号”来实施诈骗。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从最开始固定电话欠费,到银行账号涉嫌经济犯罪、洗黑钱,到骗子利用政法干警身份,谎称法院下达传票,再到利用软件“克隆”公安机关电话号码,伪装公安民警身份,还有近日在我市遍地开花的“毒邮包”诈骗,骗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用权威身份让群众相信他们所说,从而丧失警惕。
警方提醒预防诈骗谨慎汇款
民警告诉记者,无论骗子用什么身份来伪装自己,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对方汇钱,或者获取个人信息。
公安机关针对此类新发现的诈骗方式,提醒广大市民:一是要提高警惕。接到类似电话,如果不能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不要轻易相信。可以拨打110电话报警、咨询,不要让对方帮助转接电话。二是汇款要谨慎。没有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前,不要更改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不要往任何账户汇款。三是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为警方破案争取时间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