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在墙内的锅炉及带有“关东军”字样的锅炉通风口。 记者 刘达齐摄
东北网10月14日讯 在一座百余年的俄式黄房子中,发现带有“关东军”字样的锅炉,昨天这一发现吸引来众多参观者。据了解,“哈尔滨·1898”———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项目启动以来,这一区域成了市民们最热心关注的地点,一些具有文物保护知识的老住户更是将亟须保护的老物件、百年古树、老建筑等信息反映给有关部门,希望给予保护。
根据当地居民指引,记者走进位于改造区域内的联发街5号,这座具有百余年历史的黄房子没有遭受到大的破坏,古色古香的木质门窗、台阶、门廊都保留了原来俄式建筑特点。记者在屋内看到两座依墙建筑的俄式壁炉,整体高3米左右,外部都贴有特制的瓷砖,呈现出乳白色,壁炉上分别开有通风口和挡板口,这些通风口都是铁制品,上有精美的天鹅等图案。在一处走廊房门后,一座小锅炉被人精心地隐藏在墙体内,这个裸露外部呈现出半圆形的小锅炉并不醒目,但锅炉通风口处的黑色小铁板上清楚地铸造着三个字:“关东军”。据当地居民介绍,日本关东军侵略者曾在此地居住,这小锅炉是关东军在房屋供暖改造时安装的,也是侵华日军又一罪证。
据介绍,南岗区此次启动的“哈尔滨·1898”项目区域内的俄式住宅区,是现存唯一保持哈尔滨开埠时期新城住宅基本原貌的地区,也是我市1998年公布的第一批保护街坊。记者在花园街区改造现场看到,随着居民们陆续搬出,工作人员逐一对这些房屋进行验收,许多居民院中的老树老房,仍隐约可见当年的风貌。这片多年来被违法私建、垃圾污水包围的百年“黄房子”,开始逐渐显露出原貌。
据了解,在此次改造区域中,65栋黄房子将被保留,其中有十余处为重大历史事件遗址,但均湮没于这片街区中,这都需要在今后的保护和更新过程中逐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