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俄罗斯老教授来哈育人七载 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
2011-10-20 10:00:5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吉星 史轶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米先科教授在课堂上。

  东北网10月20日讯 9月底,2011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从冰城走出的获奖者——哈工大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聘请的70岁高龄的俄罗斯籍专家亚历山大·米先科教授,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会见。他也是今年我省唯一获得该殊荣的外国专家。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米先科教授,听他讲述自己与冰城的不解之缘。

  国家友谊奖: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友谊奖奖章奖项,每年一度。用以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突出成绩和奉献精神。

  “教好学生,是我应该做的”

  2005年,任职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米先科教授受哈工大聘请,带领团队来到哈尔滨,开始了他和哈尔滨的不解之缘。采访中,提及获得“友谊奖”的感受,米先科教授连称“既惊喜又惊讶”。他说:“7年来,我仅仅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教好学生,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每一名老师应该做的。”

  哈工大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郑世先副院长告诉记者,米先科教授被称为“数学百科全书”,主要研究领域是微分拓扑和非交换几何方向。在数学界,像米先科教授这样在不同研究方向都有建树的专家是不多见的。现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正在同哈工大研究建立中俄数学研究所。

  “中国学生勤奋,就是太听话”

  “中国的学生勤奋、努力,这些优点是俄罗斯学生没有的。”提起自己的中国学生,米先科教授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会很快地完成我布置的各项作业。”但他也表示,中国的学生太过于听话,在课堂上从不会对老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这样的课堂老师只能唱独角戏。在俄罗斯,学生纠正教授的现象时有发生。”

  米先科教授每年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哈尔滨,其他时间中国学生有问题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和他交流。米先科教授的夫人“抱怨”说,在俄罗斯的家中,米先科教授每次收到中国学生的提问邮件后,都会锁上书房的房门,和学生用邮件探讨问题,有时要四五个小时,她敲门都不开。

  国家友谊奖: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友谊奖奖章奖项,每年一度。用以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突出成绩和奉献精神。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