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0日讯 宝清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科技园区、推广农业科技等措施,今年粮食产量达到115万吨,突破了百万吨大关。
宝清县实施“旱改水、豆改米”两大工程,调整产业结构。该县将用3年时间把大豆、水稻、玉米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由100万亩、27万亩、88万亩调整至40万亩、45万亩、150万亩。今年结构调整的成效已经显现,玉米播种面积新增60.9万亩,水稻播种面积新增8万亩。该县鼓励农民改造中低产田,在万金山乡方胜灌区设立了旱改水核心示范片,开展了以“万亩连片示范,亩单产750公斤”为核心的水稻高产优质创建活动。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总产值87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288元。
这个县着重建设科技园区,县级财政每年拿出450万元用于园区补贴。同时,他们还落实国家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9个、省级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0个,辐射带动农民科技种田面积110万亩,带动增产5%以上。
该县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建立农技推广网络。县里开设农村科技明白人培训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83期次,培训农民6.8万人次。今年,宝清县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全县水稻育秧大棚面积发展到255万平方米,大棚育苗比例达到98%。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