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黑色2小时”作业区后50-100米处设递进警示标志
生活报11月28日讯 针对近期哈市连续发生多起作业环卫工人被撞的交通事故,25日,哈市交委会组织哈市公安、交警、城管等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分析事故规律、特点,部署预防、应对措施,采取排查事故黑点、跟进保护设施、加强对环卫工人的教育培训等办法进一步保障冬季环卫工人作业安全。
整治“涉卫事故”高发节点
据了解,今年截至目前,哈市共发生涉及环卫工人的道路交通事故21起,死亡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起,死亡增加3人。进入冬季冰雪期以后,特殊的季候条件更给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增加了隐患。
为有效预防涉及环卫工人交通事故的发生,哈市交警部门自即日起开展大规模综合整治交通秩序行动,重点路段时段、无警路段时段等“涉卫事故”高发节点将被列入行动重点;交警各辖区大队将对本辖区交通事故黑点进行彻底摸排,找准涉及环卫工人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等客观节点规律,查找教育、管理等主观节点规律,使事故预防做到有的放矢。
避开凌晨4-6时的“黑色2小时”
对环卫工人跟进配备“曝闪提示装置”等提示保护设施,比如作业人员戴安全头盔、穿有“环卫”字样反光工作服;设置安全作业区,在作业区后方50-100米处设置递进式警示标志;在作业车上安装明显的警示灯;设置LED牌,滚动播出“前方正在作业请绕行”的提示性字幕。另外,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清扫率。
据统计,涉及环卫工人交通事故40%发生在凌晨4时至6时,即“黑色2小时”。为预防交通事故,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对策,调整环卫作业时间,尽量避开“黑色2小时”。
企业车辆肇事“双罚”驾驶人及企业
交警各辖区大队将设置专职安全讲解员,定向对本辖区环卫工人进行定期的交通安全常识和避险常识普及讲解,以提高环卫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企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不仅对驾驶人进行处罚,还要处罚所属企业,把企业安全责任压实;没有所属企业的车辆,要落实各级人民政府的监管责任,使交通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崔劲松提醒广大机动车驾驶员,行车期间要提高瞭望,守法行车,礼让环卫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