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漠河县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纪实
2011-12-21 14:34:3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唐国忠 徐春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1日讯 时下,漠河旅游已向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发展。立足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自然等旅游资源,打响品牌,借力造势。

  充分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历史遗存,便利的交通区位,打好“文化”这个牌子,在全省景区中跃居前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

  到11月末,接待游客929710人次,实现收入75690万元,人数同比增长46.16%,收入同比增长43.37%。2010年,北极村成功晋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评为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的旅游品牌享誉海内外。

  立足资源打响品牌。以节庆活动为媒,向人们展示悠久灿烂的漠河地域、山水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旅游,是漠河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

  今年,从春季的漠河冰雪汽车越野赛暨全国汽车越野系列赛漠河站比赛,到夏季的第21届大兴安岭漠河北极光节、冬至文化节,冲击人视野的文化趣味越来越浓,体现了北极之旅的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与节庆文化,地域文化,风土人情融为一体的北极旅游文化魅力。特别是今年的第二届冬至文化节、圣诞节体验之旅活动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整合特色最北、最冷文化等优势,叫响“北”字这一品牌。

  旅游经济,是知名经济、注意力经济。打“北”字主意,漠河县精心实施营销策略,抓住这一特点,动脑子,下功夫,策划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金点子”行动。

  县旅游部门重点抓住在北京、上海、海南等重要客源城市,搞好国际、国内精品线路嫁接。建立旅游城市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加强与人民网等媒体合作,通过宣传加体验的模式,开展各类特色活动。

  充分发挥地方节会优势,聘请专业策划公司,对冰雪文化节、冬至节进行升温策划,广邀知名媒体聚焦赛事,达到了对内鼓舞士气,对外提升形象的目的。

  丰富旅游产业文化要素,延伸产业链条。让游客在寻北当中,吃好、玩好。说起“吃”,他们精心包装、宣传和推出漠河名特小吃等,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在“购”方面,整合野生浆果、山珍水产等旅游特色产品,改进产品包装,不断提升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在“娱”方面,积极配套建设了一批精品旅游娱乐项目,提高旅游景区游客参与性和观赏性,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了漠河旅游经济的水平和质量。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全县树立了旅游发展“一盘棋”的思想,突出重点、体现标志性、深度开发、打造精品,大手笔编制旅游规划。


 

  前瞻性,科学性融入规划期中。今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英国工程设计院、黑龙江省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基础设施、景点景区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目前,《北极村旅游名镇总体规划》、《神州北极龙岛控制性详细规划》、《北极圣诞村修建新详细规划》、《洛古河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15个规划已编制完成。

  按照规划,高标准加快了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推进了17个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5亿元。

  北极村旅游名镇重点推进十大景点建设。今年春节刚过,时任县长现任县委书记的王开明便着手土地的征用工作。春暖花开之时,先后启动了“十里长湖”、“龙岛”、“新村”、“大马场自驾游宿营地”、“圣诞村”、“民族生态园”、“天象馆”、“北极湿地公园”、“北极洲”、“金水湖浴场”等景点建设工程。

  更加注重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作响,加快了北极生态园、北极村商服一条街、圣诞世界二期等重点建设,景区档次快速提升;加快十里长湖、樟子松基因园、七星山、元宝山、月亮湖、湿地景区等新的景点开发,增加新的旅游看点。科学谋划天象馆、高尔夫训练场等项目,力争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漠河旅游新的支撑点,促进漠河旅游产业的快速升温。

  一个天象馆总投资就达2.3亿元,现已完成选址。二十九站古驿站建设,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莲花湖项目,总投资3900万元,占地34公顷,分为三期建设。已投入3100万元。观音山景区建设,一、二期估算投资3583.18万元。到今年八月份,现已完成投资2989.57万元。

  随着景区、景点建设的步子加快,今年夏季,北极旅游异常火爆,月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同比增长50%,出现了历史性增长。北极村的旅游收入已经超过了2亿多元。

  走上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路子,以繁荣发展北极生态文化为目标、打造北极光节旅游文化品牌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重点开展经贸合作。邀请友好城市共同参与,提升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旅游产品特色主题活动,体现节庆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旅游经济逐年攀高。力推旅游富民工程,加快了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旅游富民的重要作用。

  县里成立五大公司,“农家乐”开发了乡村旅游,把农民引进了企业,变成了正式职工。转身成为城镇居民,上班有工资,退休有养老金,月收入最少的普通工达到1000多元。

  上班,当职工,并非人人都喜欢。年纪轻、头脑灵活的,不愿意挣有数的钱。有的主动放弃,开饭店、旅店、以及旅游纪念品商店等,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1~11月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2元,同比增长25.8%。

  上半年漠河县旅游业小口径对GDP和GDP中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1.2%和51%,对GDP和GDP中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分别达到4.4和9.3个百分点。

  今年,前11月,实现收入75690万元,人数同比增长46.16%,收入同比增长43.37%。

  虽然航空飞行班次减少,但客运量仍然实现72940人次,同比增长17.7%,平均载客量80.7人和载客率69.5同比分别提高80人和0.2个百分点。

  全县旅游经济在节节攀升的同时,北极漠河的对外影响不断扩大,旅游产业也出现了明显转变。由以散客为主逐渐向组团旅游转变;由以单个景点游向线路游转变。

  旅游业是一个地域的窗口,也是对外一面镜子。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开办导游员岗前培训班一期,为期40余天,共培训导游及相关人员112人,促进导游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围绕“诚信漠河”建设,在旅行社、导游人员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签订诚信公约、文明服务承诺,引导旅游从业企业和人员诚信合法经营。强化综合治理,规范旅游市场。严厉打击假导黑社、漫天要价、散客宰客等违规违法行为,共查处导游违规案件7起,进一步净化了旅游经济发展环境。

  为便于管理,形成整体优势,先后成立了家庭宾馆协会、旅行社协会、马爬犁协会、游船协会和旅游纪念品协会等行业组织,重点启动了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旅游投诉中心,散客接待服务中心等机构建设。

  对软硬件设施达标的11家家庭宾馆进行了评审评星,目前,北极村拥有三星级家庭宾馆50家,二星级家庭宾馆59家,一星级家庭宾馆13家,农家院7家,家庭宾馆整体接待服务水平,服务理念不断攀升。

  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地方特色,便利的交通区位,造就了漠河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