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2012-01-12 11:27: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于林波 王增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2日讯 (通讯员于林波 王增伟)截至2011年12月31日,牡丹江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含绥芬河)完成116.97亿元,同比增长34.2%,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与此同时,财政预算连续四年实现高质量平衡,这标志着牡丹江市综合实力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自2010年起,牡丹江市三年提出了“超千破百”(GDP突破1000亿、财政收入突破100亿)的目标。针对市本级财政“短腿”的状况,牡丹江市制定了市本级财源振兴规划,积极完善增税聚财机制。他们出台了市区税源界定划分管理办法,提出了市县园区“飞地”发展意见,对市区土地统一规划、集中收储、分期供地、梯次开发,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力。对俄贸易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落户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75亿元,全部竣工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6亿元。到2011年11月底,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3.8亿元,提前一个月实现三年翻番目标;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0.31亿元,同比增长32.5%,从而实现了市本级财源三年振兴圆满收官。

  工业是牡丹江经济的主体,他们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坚持改革、调整、改造、创新多措并举,使全市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2011年,北方工业园、恒丰1.5万吨特种纸、佰佳信多杀霉素一期等项目投产运行,全市首个百亿级大项目——首控石化280万吨重质原料深加工项目等项目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他们启动建设了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辟建了全省城区第一家省级开发区阳明工业示范基地。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可分别增长28%、32%和30%。

  在增加财力的同时,牡丹江市坚持“不要群众不得实惠的增长”,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2011年,牡丹江市民生投入规模和比重均创历史新高:全市全年完成民生投入达到100.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2%;市本级民生投入4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1.3%。其中城镇低保标准由家庭月收入286元提高到31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家庭年人均收入1320元提高到1452元;累计提供临时物价补贴和困难救助8203万元。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