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站在新减排改造起跑线上 哈埠四火电厂博弈PM2.5
2012-01-13 09:43:2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光胜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PM2.5意外蹿红,让人们突然发现,煤炭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竟如此危险。

  东北网1月13日讯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还会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超细颗粒,又使PM2.5再次升高。

  在哈市,城区4家火电厂所用燃煤占据了全市耗煤量的大部分。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被业内称作“世界最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让一直忙于减排的4家火电厂尚来不及“喘口气”,就又一次被逼着必须有大动作。

  城市上空飘浮的颗粒物,很大一部分来自火电厂

  哈尔滨城区及周边有4家火电厂:位于呼兰区靠近哈市城区的华能哈尔滨第三发电厂,装机容量160万千瓦;群力松花江畔的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60万千瓦;香坊区安通街的华电哈尔滨热电厂,装机容量60万千瓦;南岗区文明街的华电哈尔滨发电厂,装机容量10万千瓦。

  因装机容量不同,4家电厂每年的燃煤量分别为350万余吨、180万余吨、200万余吨和60万余吨,合计年燃煤约800万吨。

  “相对火电厂一年的‘吃’煤量,工业生产用煤量非常有限,”一家电厂相关负责人认为,除了汽车尾气,城市上空飘浮的颗粒物,其实很大一部分来自火电厂。

  依据目前的现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数年内很难改变。减少PM2.5,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环节追加环保设备,使其排放的气体更加“洁净”,成为“减排”、城市空气走向清新的重要途径。

  其实,受制于2004年起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哈埠火电厂的降尘脱硫工程从“十一五”期间陆续展开,各大火电厂为“跨栏”已各有动作。

  作为省内供热面积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哈尔滨热电厂于2007年和2010年将原有的6台小机组先后全部关停。在此之前,企业对2006年新投运的两台30万千瓦机组全面实施脱硫、除尘改造,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出浓度分别降至每立方米100毫克、50毫克。

  新老替换的显著成绩是,企业一年向城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分别减少了2700吨和1900吨。

  没有小机组包袱的哈三电厂,则是陆续上马现有机组的脱硫改造项目。至2011年12月,该厂两台60万千瓦机组全部完成脱硫工程,并陆续投用。据企业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两台机组的脱硫率已提高至95%,企业同时对两机组除尘设施同步升级改造,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出浓度分别降至每立方米60毫克、40毫克,一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硫9000吨、烟尘2000吨。目前三电厂尚未实施脱硫减排改造的两台20万千瓦机组,已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

  “刚喘口气”的火电厂须再减排

  目前哈埠4家火电厂总计29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中,有240万千瓦即八成机组完成了脱硫减尘改造: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到了每立方米100毫克(2004年版国标为400亳克)以下,烟尘排放浓度降到了每立方米50毫克(2004年版国标为50毫克)以下,在脱硫、除尘方面达到当时国家的环保减排要求。

  但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2011年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让“刚喘口气”的哈埠火电企业又一次站到了起跑线上。

  依据新标准,到2014年,哈尔滨已建成的所有火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要降至每立方米200毫克以下;烟尘排放浓度要降至每立方米30毫克以下。新标准将2004年的排放指标几乎全部削减到一半,业内称其“世界最严”。

  而且,按照“‘十一五’重点脱硫,‘十二五’重点脱硝”的目标,新《标准》还将脱硝作为重点监控内容并且有区分:2004年之前建设的火电厂,氮氧化物浓度为200毫克以下;2004年之后建设的火电厂,排放浓度则收紧至每立方米100毫克以下。

  对于哈埠这些已初步完成减排改造的火电企业来说,虽然脱硫指标符合新国标,但除尘和脱硝则任务艰巨。尤其是脱硝方面,除了2010年初才投产的大唐哈一热有所“作为”外,其他3家火电老企业仍是一片空白。

  事实上,大唐哈一热的脱硝能力距新标准仍有差距。

  “今年脱硝发电量占总电量的60%”,大唐哈一热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燃煤的脱硝情况要受发电量制约——当机组发电负荷高、烟温达到脱硝条件时,才能投用脱硝环节,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并不稳,有时超标达到每立方米130毫克;而机组负荷过低时,脱硝环节无法投用,超标更是无法避免。

  “下一步,计划改造喷燃器,安装第三方催化剂,使脱硝率达到80%”,大唐哈一热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达到国家新标准,企业已打算对现有脱硝环节升级改造。

  现在距离新标准“大限”还有两年时间,3家老电厂尚未接到其母公司华电集团和华能集团的新标准达标改造计划书。

  但企业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国标重压之下达标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会积极推进机组在除尘、脱硝方面的改造,目前企业已在相关减排设施推进方面进行筹备。


  最小的火电厂站在十字路口

  在其他三大电厂“迎战”新减排指标的时候,哈尔滨发电厂“被迫”停滞不前。

  作为老电影《光芒万丈》的故事发生地,哈尔滨发电厂现有装机容量10万千瓦,是目前哈市规模最小的火电厂。

  虽然“十一五”期间通过不断升级改造,企业机组燃煤的排尘浓度降为每立方米70毫克,但机组却一直无法安装脱硫设施。

  “企业总占地面积仅10万平方米,各种设施布局原本就是见缝插针,安装国内普遍使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至少需要1000平方米,厂区根本没有富余空间”,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哈尔滨发电厂地处城区中央,周边寸土寸金,向外扩张根本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另辟蹊径,从2008年开始研究、设计“不占地儿”的伺服器脱硫法。按原计划,今年2月份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提高脱硫率。

  但新标准的实施,让哈尔滨发电厂减排达标开始面临无法逾越的障碍——要想将烟尘浓度降至30毫克以下,必须采用电袋式除尘或布袋式除尘。但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一些占地面积,而且现有机组须安装的脱硝装置也需要用地。

  “唯一的办法就是搬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城区二环内已很少有工业企业,之前考虑到企业燃煤排放对城区的污染,已向有关部门提交搬迁申请,并得到省、市发改委批准,但国家发改委尚未批复,搬迁无法进行。

  如此现状,面对减排新国标,哈尔滨发电厂处于尴尬境地。

  不过,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几年内不能实施搬迁的话,将争取政策和资金,除对所有机组安装自行发明的脱硫伺服器外,下一步将研究脱硫硝一体化装置,以尽量减少排污对环境的影响。”

  “电补+时限”消解“资金紧张”阻力

  虽然都认为推进达标减排是大势所趋,火电机组脱硫、除尘、脱硝只要安装相应减排设备即可,并不存在技术问题,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新一轮“减排”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是多家电厂面临的突出问题。

  “今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发电成本不断上升,火力发电厂如今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接受采访时,哈三电厂相关负责人称今年已亏损1亿元,哈尔滨发电厂则称亏损4000多万元。

  “去年两台30万千瓦机组完成脱硫减尘改造,企业前期投入了2.9亿。”哈尔滨三电厂相关负责人指出,减排成本太高,企业有些吃不消。

  不过业内人士也看到了另一面。

  “前期投入是大,但随后也会得到补偿。”大唐热电厂相关负责人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每度电1.5分的脱硫电价加价政策激励电厂实施脱硫,目前本地通过国家验收的脱硫发电机组项目,已享受到相应的脱硫电价。

  他告诉记者,为了调动火电企业脱硝的积极性,国家发改委去年11月底宣布,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每度电加价0.8分钱,以弥补脱硝成本增支。

  再加上新标准“两年大限”的时限重压,资金短缺已不足以成为企业“减排”阻力。

  各电厂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接下来企业将推进机组的脱硝改造,力争在2014年前将机组脱硝率提高到70%以上,使氮氧化物的浓度降至100毫克以下。届时,哈尔滨的空气质量将大大改善。


  延伸阅读国内城市的空气质量究竟怎么样?

  根据世卫组织WHO的数据,中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从好到坏依次为海口、拉萨、南宁、香港、福州、昆明、广州、贵阳、呼和浩特、南昌、上海、长春、银川、长沙、杭州、郑州、南京、哈尔滨、天津、石家庄、重庆、武汉、太原、沈阳、成都、合肥、西安、北京、济南、乌鲁木齐、西宁、兰州。海口的PM10为38,拉萨、南宁、香港均为50,长春为85,哈尔滨为101,沈阳为110,北京为121,兰州为150。PM10高,PM2.5必然也高。

  哈尔滨在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

  城市空气质量与季节、风向、气温等有很大关系。北方城市在冬季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据《南方日报》报道:“2011年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再次爆表,指数为522,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也因‘超出该污染物的值域’,在美国环保局网站上无法转换为空气质量指数。2010年11月,美驻华使馆的PM2.5监测数据曾爆表过一次。北京市环保局称,2011年12月4日空气为轻度污染。”官方数据,北京蓝天数由1998年的100天提高到2010年的286天,但有人透露,其实“改善”的原因是,政府更改了监测站地点。2006年关闭了当时两个空气污染最严重地方的监测站,2008年又将所有监测站搬到六环外,远离市中心15到20公里。这样就“提高了”空气质量。据了解,当PM2.5在400-500时,不抽烟的人也相当于每日抽烟20支。

  与此同时,在重视环保的欧洲,26个知名城市中,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PM2.5最低,为9.4;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最“高”,为38.2。曾经是“雾都”的英国伦敦为13.1。法国巴黎为16.4、里昂16.5、马赛18.5、波尔多15.7。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耗巨大的中国相比,欧洲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均可称为“洁净如洗”。

  小知识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空气质量属于优。此时对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II级,空气质量属于良。此时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III(1)级,空气质量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的健康会受到影响,但对健康人群基本没有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III(2)级,空气质量属于轻度污染。此时几乎每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对敏感人群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IV(1)级和IV(2)级,空气质量属于中度和中度重污染。此时,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V级,空气质量属于重度污染。此时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