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鸡西
搜 索
2011年鸡西市财政收入突破80亿
2012-01-29 13:36:24 来源:鸡西新闻网  作者:赵海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鸡西1月29日讯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11年,鸡西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2亿元,增长35.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0.3亿元,增长35.5%,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鸡西市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鸡西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序、用财有为、管财有法”的“五财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和拓展财政部门职责作用,以服务产业大项目为重点精心做大财源蛋糕,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支出促进和谐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政工作呈现“十大亮点”:

  财政收入创新高。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鸡西市财政收入从5亿元到10亿元用了7年时间,从10亿元到20亿元“第一个翻番”用了3年时间,从20亿元到40亿元“第二个翻番”用了3年时间,从40亿元到80亿元“第三个翻番”仅用了2年时间,财政收入规模、速度,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加大对“双百工程”产业大项目和骨干企业的投资、贴息、担保扶持,努力拉动鸡西市经济增长。注入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及担保贷款1.4亿元,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新型工业化,促进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

  培植财源增活力。投入65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做强产业发展平台。继续扩大投入支持煤博会、哈洽会、外贸拓展和招商引资,努力服务“大招商”格局。投入资金支持旅游发展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支持现代服务业、城乡市场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

  对上争取力度大。财政部门强化对上争取工作专门队伍建设,组织力量专职从事跑外跑上工作,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对上争取财源建设、教育、支农、再就业等各类专项资金43.4亿元,其中,市本级24.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创新融资模式,经过积极争取,多环节连续努力,融资可望完成50亿元,支撑新区建设、穆棱河综合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拓展城市宜居宜游空间。

  城建面貌开新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目标要求,坚持“完善功能、打造亮点、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十六字方针,投入8.8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焕然一新。牵头启动了占地12.3平方公里的穆棱河综合治理项目,2011年完成投资4.5亿元,完成了长达4.5公里的百年堤防、千米富含文化气息防浪墙以及水上公园沙滩广场、人工湖和亮化设施等57项工程建设,实施了“充满灵动活力的城市水项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前期建设,穆棱河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民生保障大提升。关注民生办实事,努力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全市全年财政民生投入28.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0%。投入2.73亿元再就业资金,巩固民生之本。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平均每人提高140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市本级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2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300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公共财政促和谐。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投入2.11亿元支持校舍维修改扩建、师资培养和青少年校外活动。

  投入2.82亿元充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关事业医疗保险和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支持社会各群体享有医疗保障,努力让公共财政阳光播撒到社会各个群体。

  扶持三农领域宽。通过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24亿元,投入产粮大县奖励、良种补贴2.1亿元,扩大了粮食产能,支撑了粮食安全。投入大型优质水稻基地、土地复垦、现代农业等1.33亿元,促进农业发展。投入农田水利、综合开发、农村公路与饮水、新农村、环境整治等3亿元,持续助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

  财政管理创佳绩。进一步推进快速拨款,完善了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推行了零余额账户管理。政府采购范围规模逐步扩大,全年采购额达5.8亿元,节约率15.5%。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创新实施财政同步监督工作,做法在全省财政同步监督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自身建设结硕果。财政“创先争优”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被授予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学习标兵。加强财政形象建设,扎实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在综合管理部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荣获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全省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