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1日讯 1月31日一大早,大批农民工来到哈市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求职大厅,参加我省首场针对农民工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现场对接会”,这也是春节后哈市举办的首场大型招聘会。据了解,今天共有6000余人参加了现场招聘活动,并有2862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意向性用工协议。
合作社首次来
招聘效果满意
在今天的招聘会上,236家用人单位参加了洽谈,共提供适合农民工的岗位5000余个,涉及生产工人、车间普工、电工、餐饮服务员、保安员、库管员、营业员、电焊工、钳工等岗位。在招聘需求人数上,生产加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占60%,餐饮服务、物业服务占20%,物流运输占15%,综合类占5%。
在236家用人单位中,尚志市一家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是首家走入哈市招聘会招人的合作社。合作社招聘负责人说:“我们合作社多年来一直种植有机大豆、大米,今年新建了豆制品加工厂,需要招聘一批工人,从事豆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哈市人才多,求职者密集,加上我们提供食宿,车间的工作强度又比较小,所以招聘的效果不错。”
为招靠谱工人总经理亲自上阵
随着企业全年生产订单的下达,哈市劳动力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坐着等求职者上门似乎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了。“你原来做过什么?”“熟悉什么行业?”……在招聘会上,记者看到一位招聘负责人很认真地向求职者提问,甚至有点儿刨根问底。他不谈薪水,只谈工作,即使是装运工这样一个相对简单的工种,也要和求职者谈上半天。他和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员多次走出展台,主动联系求职者。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尽管公司规模较大,有上百名员工,但每次大型招聘会,他都要亲自上阵,为的是能够招到靠谱的工人。
房间内有独立卫浴、电视、宽带……这里不是宾馆,而是企业为工人提供的“夫妻间”。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一家冷冻食品公司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夫妻间”,普通工人工作一年以上便可享受“夫妻间”,优厚的条件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尤其是一些常年两地分居的夫妻。
招聘方看诚意怕工人干不长
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一对很特别的夫妻,他们正在会场的一角与招聘人员交谈,身边放着一个很大的拉杆箱。经了解,这对夫妻来自牡丹江市宁安县。“这次来哈是想给我丈夫找个工作。”妻子陈某说,老家的地比较少,承包给别人打理了,他们两个人则一个进城打工,一个在家照顾上高中的孩子。陈某的丈夫说,为了节省开支,去年一年他只回过一次家,赚了近两万元钱。这不,刚过完春节就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哈市务工了。在招聘会现场,陈某的丈夫是唯一一个带着行李来求职的人,他的这一举动吸引了不少招聘人员的注意。一家装备公司的招聘人员详细询问了他的工作经历和薪资要求,并表示有意聘他。这名招聘人员表示,企业招工人十分看重他们的诚意,很多工人被录用了也干不长。“人家是带着行李来的,心很诚,招这样的工人让人放心。”
农民工重工资不太关心保险
在今天的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普遍看涨,某连锁宾馆客房服务员的工资上涨了300元,某数控公司技术工人的工资上涨了500元,然而,在这方面,一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仍无法达成共识。
一家商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表示,来洽谈的求职者不少,但是能够达成意向的却寥寥无几。“我们公司招聘焊工和电工的工资最高可达4000元,但是很多求职者拿夏天工地上的工资与工厂比较,而我们是室内作业,加上工时固定,工资无法与工地相比。”
记者在一家鲜奶公司的招聘简章上看到,除写明了招聘岗位和工资外,还特意注明了“以上除兼职均提供五险、单休、带薪年假”。然而,记者采访多名来应聘的农民工发现,他们普遍不太关心“五险”、“三险”这类隐性工资,有些农民工甚至不知其为何物,他们看重的是岗位工资。针对这一现象,道外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保险会在员工离开企业后打到其个人账户里,所以也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农民工朋友应该重视,不要误把每个月的岗位工资当成全部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