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娱乐文化图片
搜 索
阳光自信的关东“绣娘”
2012-02-07 22:58: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三月里来柳枝长,大姑娘窗前绣鸳鸯”,这是过去满族女性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满绣是萨满文化的民间表现艺术,起源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满族少女用双手织绣出各种纹样,使其最终成为满族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经久不衰。孙晓锐文/摄

  满绣除继承明代以前的平金、平绣、戳纱,还创造了堆绫、打仔、穿珠等刺绣技艺。针法主要是平针、错针、倒针等。刺绣内容多以山水、花卉、动物、果品为素材,纹样主要为福禄、禧寿、富贵、八宝、吉祥等。孙晓锐文/摄


  满绣保留了满族原始的思维结构和造型体现。它是满族手工母体艺术最基本的载体之一,内容博大、想象丰富、涵义深刻、形式多变,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历史美学等方面的有力物证。孙晓锐文/摄

  2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宁安市东京城的满绣坊,记者看到这里的“绣娘”们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创作的绣品形象生动,逼真传神,动物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之感,花卉,香味扑鼻,尽态尽妍;人物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山水灵动秀美。充满了浓郁的民间地方特色。孙晓锐文/摄


  据满绣坊负责人贾秀兰介绍说,这里的“绣娘”均来自当地下岗女工和农民。绣庄长期聘请全国著名的刺绣教师授课,请满族文化刺绣专家进行讲座,一大批技艺精湛的“绣娘”在这里实现再就业,有的人已经开始二次创业。孙晓锐文/摄

  为了挽救并继承满绣的技艺,近年来黑龙江省宁安市围绕丰厚的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出包括满绣、珍珠球、彩龙灯、渤海陶艺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宁安市从事满绣艺术的从业人员达200多名,产品已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孙晓锐文/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