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10日讯 9日,记者从哈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哈市交通部门今年起将全力打造“公交都市”建设。重点启动实施“33226”工程,即建设3个P+R停车换乘综合枢纽、3座公交接驳枢纽、20座公交首末站、200个港湾式停靠站,新增、更新公交车辆600台。其中按照发展大容量公交车的年度计划,在经行市区主干道路公交线路更换大容量环保型公交车300台。此外,哈市今年还将构建一体化的道路客运服务体系。
据介绍,为适应哈西客站建成运营、阳明滩大桥通车、老城区路桥改造,哈市交通部门将继续发展松北、群力新区、平房及老城区的公交线网,将开辟、调整、延伸公交线路20条。在公交枢纽节点之间,开行大站快车。同时,适应市民夜生活需求,开行繁华街区、商服网点、旅游景点夜间定点服务班车。
围绕解决市民反映的公交车发车率低、运营间隔大、车体广告脏乱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公交运营时间、车辆配置、服务设施、安全行车等服务规范,加强对公交企业首末班车时间、服务质量、行车秩序、安全营运等日常监管与考核。健全完善公交站亭、站牌及车辆广告等设置标准,全面进行公交站牌标识和车辆广告清理整治。
今年,哈市还将重点做好市区公路客运站“站际分工”工作,彻底解决公路客运“马路发车”问题。以7月份哈西公路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推动江北公路客运综合枢纽站和平房公路客运站开工建设。
继续推进条件成熟地区农村客运公交化,初步计划完成呼兰—杨林、周家—哈市、木兰—柳河、巴彦—西集等10条公交化改造线路,开展“县际”公交试点工作。
完成沿江码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对群力新区至东江桥区间、松花江南北两岸码头布局进行全面规划,明晰经营性码头、行政执法码头、单位自用码头、游艇和旅游客运船舶的卧泊港区功能分类。加强沿江码头管理,对沿江各类码头进行清理;对经营性码头实施行政审批,对非经营性码头实施等级备案管理,通过清理和规范,形成沿江码头“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规范有序”的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