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人行道上的雪雕。
装雪进模具。
东北网2月10日讯 正月十五一场雪后,当哈市主城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大街小巷的冰雪一扫而光的时候,哈西新区开创了第二代清雪新模式———将雪积攒成堆,倒入模具中,制成一个个美丽环保的雪砖和雪雕,不光节省了清冰雪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为哈市清雪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9日上午,记者来到哈西新区,除了车行道和人行道上没有积雪,广场上和草坪里都能看到晶莹剔透的白雪。每个路口都立着三四个雪砖,上面印有哈西新区冰雪文化的图案。
制成雪雕。
在哈西建设大厦广场上,有4个高度和宽度都达到了1.2米的方形雪雕,四面印有雪花的图案。广场上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4个小雪雕就是利用正月十五那场雪制作的,别小看这一个小雪雕,它制作起来用的雪量是一辆2.5吨小卡车所载的雪量,而制作材料就来自哈西大街车行道上的雪。此外,今年清雪全都没有使用融雪剂,雪质好,把雪导入各式各样的模具里,用脚踩实,一个雪雕就做好了。如果脏了,工人们就把脏的地方雕成图案。
哈西新区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以往清雪最大的一笔费用就是拉运费,很多拉运冰雪的车辆经常在大雪过后“就地涨价”,为了及时将冰雪运走,上涨的拉运费成了各清冰雪单位的沉重负担。因此,哈西新区一直探讨如何减少清雪成本,又能留住冰城雪景的清雪方式,打造哈西冰雪原生态体验区。今年下雪后,车行道上的冰雪全部清干净,人行道和广场只清出2米宽的人行便道,把这些雪攒成大堆,就地砸成雪砖,制成雪雕,基本不用拉运,正月十五这场雪省下了25万元的拉运费。即使日后要清除,也大大降低了拉运量。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今年的雪量小,但三场小雪过后,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明年雪量大起来,就能开辟冰雪活动区,堆大雪人,砸大雪砖,让市民和游客在这里堆雪人、打雪仗,体验冰雪的乐趣。
周师傅在制作雪雕。
看周师傅如何“雕雪”
在哈西新区西客站广场前,记者见到一位环卫工人正在为雪砖“美容”,一身橙色工作服,一个雪铲,小心翼翼地将“您”字平铺在雪砖上,一点一点地将字体的轮廓“抠”出来,溢出的雪花随风飘进他的眼睛里和鼻子里。他就是哈西新区雪砖和雪雕的“美容师”周立双,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环卫工人。
周师傅说,他年轻的时候有些绘画功底,多年来都放在了一边,随着哈西新区清雪新模式的开展,他的绘画才能得到了发挥。看到雪砖有融化或者脏的地方,就用小铲子在上面雕个花,美化一下,整个哈西新区里的雪砖和雪雕都归他“管”,美化和雕刻是他除了清洁任务外的重要任务。“这个方法好啊,这么多年我也是头一次这样清雪,变废为宝。我可以在雪雕上随意发挥,头脑里想象一条龙,我就刻出一条龙;想象一只白鸽,我就刻出一只白鸽……”周师傅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哈西欢迎您”这五个大字“镶嵌”到雪砖里。
随后,周师傅带着记者来到哈西大街上,让记者体验了一把如何做雪雕。3个木制的模具立在人行道上,环卫工人将一车清扫出来的雪倒在一旁,两位环卫工人用铁锹将雪铲入模具中,另一位环卫工人跳进模具,用脚将雪踩实。记者也跳了进去,脚下的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在模具的内侧,有突出的模型,雪花造型可以直接“印”在雪上。“喜欢什么图形,就可以用木头雕刻出来粘在模具里面,这样就能得到各式各样的图案了,非常简单。”周师傅笑着说。
四十分钟过后,一个小雪雕便制成了,外侧的雪花图案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