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去年我省交通事故共3433起 四种交通违法行为将严处
2012-02-10 20:29:18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东北网2月10日讯(记者 岳云雪)10日,记者在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1年,全省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3433起、死亡1302人、受伤3595人,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24%和3.26%,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2012年,全省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将全面提升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严查重处超员、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四种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2012年,全省公安交管工作将着力抓好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两件大事”,有效掌控城市、公路、农村“三个战场”,严查重处超员、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四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发生;坚决杜绝长时间、大范围、远距离交通拥堵问题发生;坚决杜绝群众有理投诉信访问题发生;坚决杜绝民警职务违法犯罪问题发生;坚决杜绝民警安全防护问题发生。

  在交通参与者素质提升上实现新发展

  道路交通安全诸要素中,人是最主动、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逐步提升交通参与者整体素质,是预防事故的治本之策,必须常抓不懈。今年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巩固成果、健全机制,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公安交管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只有管好机动车和驾驶人,才能掌握预防交通事故的主动权。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以7座以上营运客车、校车、大型货车和危化品运输车等4种车型为重点,以上述4种车辆的驾驶人、初次申领驾驶证和违法记满12分驾驶人等6种驾驶人为重点,全面加强源头性、基础性工作。

  在疏堵保畅科学组织上实现新发展

  畅通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交管部门要广泛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加强路口渠化,及时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提高交通信号灯控制水平,优化交通组织;进一步规范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停车设施规划和建设力度,提高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的停车场配建比例,鼓励实施多元化的投资建设,大力发展地下和立体停车设施,推广路内分时停车、错时停车等措施,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要加强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信息采集与发布、智能交通诱导和地理信息系统(PGIS)功能,提高指挥、调度、控制和诱导能力;全面落实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推行轻微事故“互碰自赔”和先撤除现场后处理事故措施,最大限度减小事故对交通的影响。

  示范公路创建上实现新发展

  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是交通主动脉,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主战场。经过公路建设三年决战,3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即将全部投入使用,对事故预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以开展创建示范公路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高速公路科学管理新途径,要尽快组建高速公路专业管理队伍;要加大路面管控力度,要采取定岗、定时、定车、定人的“四定”勤务机制和“巡守结合”的勤务模式;要积极协调公路管理部门,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在重点路段、收费站口安装LED显示屏,及时发布气象、路况、施工、交通管制等信息,提示驾驶人安全驾驶;要完善应急管理预案,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严格控制封道管制措施,尽量通过警车带道、压速通行、间断放行、分车型通行、分流绕行等措施,确保高速公路、国省道安全畅通;要加强示范公路创建工作,10月底前达到验收标准,全部高速公路和50%的国省道建成区间测速系统,有效查处机动车超速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