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讯 3月5日是学雷锋日,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影响了几代人。如今,社会环境发生沧桑巨变,还有多少人愿意平白无故地帮助一个陌生人? 2月28日和29日两天,记者走上街头,以“借手机”的方式“试探”了30位路人,结果……
记者体验30位路人24人帮忙
2月28日、29日两天,记者分别在东风新村人群较集中的新东风购物广场、新玛特、香榭丽附近进行了体验。
卢先生是记者寻求帮助的第一人,当时天色将晚,40多岁的卢先生和一位女士要去新东风购物广场,在商场的侧门前,记者拦住了卢先生:“大哥,我忘带手机了,有急事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听了记者的话后,卢先生毫不犹豫地从衣兜里拿出了手机,一边拨号一边说:“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得帮。”
就在记者和卢先生说话时,一位穿着黑色大衣、戴着眼镜的女士刚好从旁边经过,听说记者忘带手机了,毫不犹豫地掏出了手机。
经了解,这位热心的大姐姓李,今年40多岁,在油田工作。对于借手机的事,她说,谁都有个急事,以前她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每次她都借给别人了。
其他人也都表示,在外面,谁也不知道会遇到啥难事,给别人行个方便,也等于是给自己方便。“如果哪天自己忘带手机了,也许别人也会借给自己。”市民张女士笑着说。
记者分别向30位路人“借手机”,有24位答应了记者的请求。他们当中,有的人很热心,毫无顾忌地把手机递给了记者,有的人虽然心存疑虑,但在考虑之后,还是选择了掏出手机。
在拒绝借手机的6个人中,3个人拒绝得很干脆,另外3人虽然拒绝了,但还是热心地给记者支招儿。
在新玛特附近,一对年轻夫妇拒绝借给记者手机,但他们告诉记者:“商场里和药店里都有电话,你去那儿打吧。”
在新东风购物广场,一位姓刘的女士也拒绝了记者借手机的请求,她告诉记者,可以去借用商场的电话。
随后,记者跟刘女士交谈了几句。她说自己不会轻易把手机借给别人,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也不知对方拨的号码,她担心以后会受骚扰或是在话费上受损失。另外,她也担心手机被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