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讯 为了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去年七台河市开展了“十项整治”活动。今天召开的“十项整治”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认真总结去年“十项整治”工作,部署今年“十项整治”任务,大力推广整治工作成功经验,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整治活动的浓厚氛围,促进“十项整治”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市领导张宪军、郭新双、韩振军、齐秀娟、杜军、刘文波、王云鹏、佟朋、张世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齐秀娟主持。
会上,宣读了《中共七台河市委、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十项整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表彰了“十项整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宣读了《七台河市2012年开展“十项整治”活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推进方案》;市城管局、桃山区政府、龙煤七台河分子公司、宝泰隆公司作了表态发言。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宪军作重要讲话。张宪军指出,要深刻总结去年“十项整治”工作,通过群众生活环境变化和城市形象提升,充分认识开展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继续推进“十项整治”的信心和决心。自去年开展“十项整治”以来,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包括中省直单位和民营企业,克服了谋划开工较晚、准备工作不足、资金筹措困难、人员设备紧缺、没有工作经验等诸多难题,做了大量艰苦扎实的工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整治任务,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得益于把群众受益作为整治工作的出发点。总结去年的“十项整治”工作,群众对“十项整治”的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情感发生了深刻变化,市民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明显变化,党群干群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实践证明,开展“十项整治”,有利于改善民生条件,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改善城乡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十项整治”也不是一年两年的权宜之计,要作为建设幸福之城的一项长期任务,一年接着一年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家园建设成秀美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张宪军要求,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牢牢把握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多投入抓好“十项整治”工作,确保城乡环境发生更明显变化。今年是开展“十项整治”的第二年,也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坚持过去的成功做法,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保整治效果一年更比一年好。要坚持把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作为整治重点,坚持规划设计高标准高品位,坚持整治项目早启动快推进,坚持严把工程造价关,坚持把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管建结合注重治本。
张宪军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和保障机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推动“十项整治”工作进入常态化。今年的“十项整治”工作任务很重,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任务更重,必须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要再提高,各单位和部门的责任意识要再强化,宣传发动工作要再加强,督办检查和考核力度要再加大,确保“十项整治”取得更大成效,以更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迎接省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新双在讲话中指出,攻坚克难抓推进,“十项整治”活动初战告捷。去年4月12日“十项整治”活动全面启动以来,各级各部门有效克服时间要求紧、规定标准高、施工任务重、资金需求大等困难,扎实推进各项整治工程,全力提升整治效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这次“十项整治”活动,重视程度之高、参与范围之广、整治项目之多、推进力度之强、资金投入之大、整治效果之好,在七台河市城建史上都是空前的,为今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积累了难得的经验。
郭新双要求,要分解任务抓落实,全面强化“十项整治”工作责任。今年“十项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推进力度只加强不减弱,资金投入只增加不减少,工程标准只提高不降低,整治效果只提升不下降,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市政府已列支“十项整治”专项资金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各区县财政投入必须高于这个增幅。全市“十项整治”活动总体方案和各专项方案,已经明确了各单位的整治任务、标准和时限,各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全力抓好推进落实。市直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各区县、金沙新区、龙煤七台河分子公司、各企事业单位要在完成市委、市政府“规定动作”的同时,按照全市整治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安排实施相应的整治工程,为“十项整治”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郭新双强调,要强化保障提效率,确保“十项整治”活动顺利开展。“十项整治”活动,覆盖领域广、涉及层面多,必须强化推进保障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成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营造氛围、科学调度、保障投入、完善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要坚持规划先行,全面提升整治活动效果;要科学组织调度,确保整治任务有序按期完成;要严格质量监管,着力打造优质放心工程;要拓宽筹资渠道,确保整治资金投入到位;要优化体制机制,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要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工程廉洁、干部安全,把这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建设繁荣富庶秀美文明的幸福之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