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1日讯 从下面数字可以真切感受到非国有经济对北安经济发展的绝对影响力:个体工商户达到8100户,私营企业达到947户,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28500万元,实现税收12800万元。 北安市非国有经济之所以会出现投资创业热,直接得益于该市刺激经济增长的“综合疗法”。
整合民智打造“服务高地” 北安市在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挖掘当地民智、民力,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以民营方式推进市域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这个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包括设立市政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实施品牌战略,凡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由市政府予以奖励;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建立创业辅导(孵化)基地以及在民营企业用地、项目审批、行政性收费方面给予优惠等二十项优惠政策,走出了一条有北安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路子。
合作共赢开闸“放水养鱼”
北安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由早期的“默许发展、允许发展”到现在的“鼓励发展、助力发展”,主动向企业伸出“橄榄枝”,在土地征用、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上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对民营企业老板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等措施,为非国有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注入活力。
该市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紧紧抓住现有重点民营企业,使以能源、机械、建材、食品、药品、木制品生产加工6大特色产业为主的市域经济蓬勃发展。引导和促进进发公司、飞龙兽药厂、海圣彩钢板厂等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所在。几年来北安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扩大放贷规模、减免税金,树立“放水养鱼”理念。
创新理念突破经济发展瓶颈
北安市经过艰难的“原始积累”后,正进入二次创业时代。人们欣喜地看到完达山乳业、海圣饲料、昌泰水泥、海圣彩钢板厂等大企业正在做大做强,此外,该市积极做好中小企业发展载体建设工作,深入中小科技型企业创业中心和赵光镇中小企业园区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抓好市中小企业科技创业孵化中心建设,现已引入孵化企业7户。2011年,北安市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重点新产品等9项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加强了民营科技企业管理,积极发展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洪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安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晋升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崛起,在推动北安经济效益增长、财政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许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