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6日讯 双鸭山市五项措施确保备耕生产顺利开展。一是落靠计划,调优种植结构。紧抓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的有利契机,积极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按照玉米400万亩,水稻100万亩,大豆100万亩“411”种植结构布局,继续增加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和优质、特色作物面积,减少低产作物面积。计划总播种面积631万亩。
二是抢前抓早,落实春耕资金物资。截至目前,全市春耕期所需资金已筹措17亿元,占总需求的77.2%;化肥总需求19.8万吨,已下摆13.1万吨;柴油总需求4.1万吨,已下摆2.5万吨;农药总需求1451吨,已下摆775吨;农膜总需求1097吨,已下摆554吨;种子总需求3.8万吨,已下摆2.7万吨。3月底前生产资金落实到位,种、肥、药、膜等各类农资下摆到户。同时,今年四大粮食作物第一批良种补贴4390.8万元已到位,正发放中。
三是强化基础,推进备春耕生产。去秋以来,该市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重点进行了水库、提防、灌涝区、水土保持等农田水利设施的毁水工程修复工作;制定了《双鸭山市2012年春季抗旱具体措施实施方案》;在春整地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春季整地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全面部署,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工作方案,确保进度和作业质量;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为农机户协调贷款,确保农机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26.8万亩,比2011年增加9.8万亩。
四是坚持标准,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该市依托科技之冬培训,抓住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需要,利用农闲时节,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办班、广播电视讲座、举办科技大集、印发手册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目前,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690期,培训农民总数10.6万人次,科技人员下乡1100人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3.6万册。
五是净化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组织各县区开展农资打假各项工作,加大对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秩序的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及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批发市场3个,深入农户摸排有无假劣种子、未审定的农作物品种,通过审查6个乡镇、70个行政村、350个农户均无假劣种子和未审定农作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