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1日讯 深圳航天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斥资15亿元建航天高新科技产业园,麦德龙集团投资2亿元建现购自运批发商场,台湾联强国集团投资1250万美元建国际运筹中心……3月31日,哈尔滨高新区、松北区与15家企业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80多亿元,为已经火热的松花江北岸再添新柴。
超前规划、筑势招商,是大项目纷纷落地高新区、松北区制胜的关键所在。
高端产业基地定位强力吸引投资者
截至2011年底,松北区累计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163个,协议引资额758亿元。已开工项目104个,完成投资181亿元;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累计签约117家单位19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531亿元。累计开工94家单位171个项目,开工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投资额达到58亿元。中金数据、万国数据等一批10亿元以上大项目陆续入驻,松花江北岸成为各大项目纷纷流入的洼地。
“松北超前细致的规划让我有了信心,我看好松北的未来。”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说,“松北是哈尔滨的城市发展方向,如果等到规划落实再进来那就太晚了。”
让各大企业迫不急待谋求入驻松北发展的动力,源自高新区、松北区高站位的“顶层设计”。
“GDP的增幅、固定资产的增幅和财政收入的增幅,最终都取决于项目,项目决定发展速度,项目决定发展质量,项目决定有没有能力关注民生。”正是基于管理者这样的认识,高新区、松北区围绕“全市高端产业基地”定位,高站位谋划北跃“顶层设计”,以“三个中心、一岛一园”为依托,重点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招商。
“三个中心”即科技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文化中心。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引进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项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省文化产业旗舰。“一岛一园”是指太阳岛风景区和对青山产业园区,重点建设旅游目的地和现代物流业。
高站位的“顶层设计”让松北产业骨架明晰,引进大项目实现“精准招商”,产业项目进一步集聚。正如高新区副主任钟利所说:“规划眼光长远,项目各得其所,对投资者而言,发展前景广阔的松北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吸引力。”
严格遴选入区项目提升投资强度
近日,一家打算进入科技创新城的农机企业被“劝退”。原因是不符合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的产业布局,没有通过项目评审。
项目评审机制是高新区、松北区为高标准遴选入区项目出台的一项考评措施,也是高新区、松北区“顶层设计”中一道特有的环节,旨在严把项目入区“关口”,保证入区项目质量的提高。
“我们以高标准的评审机制严格遴选入区项目,坚决摒弃科技含量低、高污染、低附加值项目,让每一平方米土地都发挥出最大效能。”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巡视员姜元平说,“经过评审机制过‘筛子’,科技创新城砍掉一大批项目,不仅节省了4平方公里土地,而且避免了产业园的简单复制,走上低投入、低产出、没有生命力的老路子。”
“科技创新城原来的产业发展规划是要发展五大主导产业,现在调整为四个。”姜元平说,“只有明确产业方向,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提升产业集聚度,提高每平方米土地的产出效能。”
据悉,经过项目评审机制把关,目前科技创新城投资强度达到每平方米1.4万元,远高于每平方米2800元的国家标准。
大手笔规划展览成招商“法宝”
到松北参观考察的人,都对高新松北规划展览馆赞叹不已。展馆内面积达437平方米的超大沙盘以1:600的比例全景展示了以市政府、哈尔滨大剧院、科技创新城、太阳岛风景区等政治、文化、科技、旅游、金融五大中心组成的松北核心城区全貌,播放的专题宣传片详尽地介绍了高新区、松北区未来发展的全貌。
高标准、大手笔建设高新松北规划展览馆,也是高新区、松北区高站位实施“顶层设计”的举措之一。“这是我在国内看过最棒的规划展示,看一遍规划展览等于穿越到松北的未来游历一次,让我们的投资信心更强了。”海能达数字集群产学研基地项目负责人孙哲说,“正是看到松北未来的发展潜力,我们正打算修改规划,增加投资。今后,这里不仅是我们的研发基地,也将成为企业总部。”
据松北规划展览馆负责人介绍,规划展览馆目前已接待参观者近十万人。“这里不仅是中外客商了解哈尔滨、了解北跃战略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松北招商引资的展示平台和最佳指引。”
短短几年间,松花江北岸的荒滩地上就崛起一座现代新城,这些大项目的集聚入驻,将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形成产业高地,构筑起松北的产业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