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9日讯 题:龙江科技事业稳中前行——《回眸发展路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六
张辉 王秀峰 记者 李博
![]() |
建设中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资料图。 |
回眸2011,黑龙江省科技事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5亿元,同比增长27%,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5.14%,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62亿元,全省专利申请同比增长实现1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年,全省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第12位的排名,荡着勃勃生机,龙江科技事业稳中前行。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黑龙江省争取“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农田作业装备研制”等1172项国家科技项目,获国家经费支持15.47亿元,增长31.4%。由黑龙江省承担的“现代化大农业农机装备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将有效解决我国新型农机装备全程机械化装备不配套等问题。
2011年,黑龙江省组织实施了年产3000吨石墨电极材料、经颅磁电脑病治疗仪等31个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尤其是牵头推进了哈药集团、宝迪生物等53个生物产业重点项目,创新举办“院士专家龙江行暨石墨产业发展论坛”,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建立“石墨谷”的建议并得到批示。全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7%以上。
推进科技园区建设行动计划,加快“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提档升级
2011年是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建设年”。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初具形象,两年累计签约入驻117家单位,开工面积305万平方米,省科技创新创业大厦提前实现主体封顶,成为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大庆高新区全力打造新兴产业城,进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首批试点。齐齐哈尔高新区重新调整发展规划,重点打造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牡丹江和佳木斯两个省级高新也加快发展。全省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67.27亿元,占全省五分之一。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200亿元,增速30.4%,占全省的44%。哈工大等四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孵化毕业科技企业102家。
![]() |
齐二机床—高档数控机床。资料图。 |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加快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2011年,黑龙江启动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省市联动开展233场成果对接活动,成功促成351项科技成果对接转化。优选65项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和示范。尤其是哈工大推出的5个重大科技项目、哈兽研筛选出的7个重点研发项目全部实现省内转化,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生态氧新型环保漂白技术”实现500万元技术转让,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清洁稻草纸浆生产线。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率85.14%,增长3.24%;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816项,增长7.39%;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62亿元,增长16.15%。
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11年,我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5家、高新技术产品200项。114个企业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立项数在东北三省一区上升到第二名。
![]() |
哈电机——1000MW水轮发电机通风模型转子。资料图。 |
2011年,黑龙江颁布实施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出台了《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全省专利申请突破2万件,同比增长110%以上。企业院士工作站由7家发展到20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38项。尤其是防爆电机和杂粮两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获批,标志着科技正成为我省企业加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
实施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提升科技支撑产业项目建设能力
整合打造了“石墨深加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15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网络,加盟入网大型科学仪器总数达2013台(套),完成仪器服务13989次,科技114完成呼入呼出服务9674次。
创办了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市场,集中展示推介了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在内的科技成果400余项;优选5项专利技术和成果拍卖,有17家企业踊跃竞价,敲响了龙江成果拍卖的历史第一槌。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行动计划,加快产学研用紧密合作。
2011年,黑龙江新组建了水稻、冷水鱼、食用菌和石墨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25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新增为成员单位,签订了73个科技开发协议实现协议金额1.2亿元。全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14个发展到18个,其中国家级联盟4个。
2011年,黑龙江水产所通过牵头组建国家冷水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了“黑龙江等流域冷水鱼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链示范带动冷水鱼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推进科技对外科技合作计划,加快依靠科技招商引智引企
2011年,我省分别与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共举办15次技术论坛、海外学人专题论坛等科技合作交流活动,组织10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对俄、对美、对德、对港、对加拿大的科技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5人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25项, 24个项目列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黑龙江(香港)活动周有3个项目成功签约。通过举办全省重点园区科技招商引企现场推进会和第二十二届哈洽会生物产业展,实现科技招商引企31个项目,投资515.6亿元。积极稳妥地开展中俄联合高新区建设的论证。
推进科技惠民生工程,加快更多科技成果普惠百姓
2011年,黑龙江省实施了13个民生领域科技攻关项目、2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19个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方优质粳稻高产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共增产稻谷6.4亿公斤,增创社会经济效益15.3亿元。
在2011年,我省派出专家200余人次开展新农村帮建和科技扶贫工作;帮扶拜泉县利民村将人均纯收入由不足1300元提升到3900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和科普大集等群众性科普活动。哈尔滨农垦分局蔬菜产业、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北方粳稻产业两个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和林甸县马铃薯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牡丹江阳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创建。
面对诸多可喜的成绩,黑龙江依然孜孜不倦的前行。黑龙江省将2012年确定为“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年”,紧紧围绕十大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创新”、围绕成果转化抓“创业”、围绕科技服务抓“创优”,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突破,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努力实现“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规划要求,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大进步,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6000亿元,增长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