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0日讯 (胡春阳 记者 侯巍)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连日来,佳木斯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三创”活动为载体,通过政策驱动、科技带动和优化推动,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把春耕备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85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150亿斤目标。
为确保实现粮食总产在去年高起点上继续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目标,去年秋天这个市确立了增水稻、扩玉米、减大豆、稳定经济作物的“两增一减一稳”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明确了水稻、玉米两大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双百攀升”目标,即新增水稻、玉米两大高产粮食作物各100万亩,分别达到600万亩和670万亩的调整目标,现在全部种植计划落实到了乡村、农户和地块,并且新增水田地块的本田整理、渠系建设等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春季育秧、泡田、整地可按时进行。
在轰轰烈烈的“科技之冬”活动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87期,培训各类人员40.2万人次。培训期间共开展广播电视讲座235讲,举办科普展览25场,举办科技大集38次,发放技术光盘2.9万盘,发放科技书籍和技术资料15.4万册(份),开展科技咨询11.3万条次,组织科技人员下乡3846人次,重点推广寒地水稻三化一管、玉米通透密植、大豆垄三栽培、经济作物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20余项先进实用生产技术,使农民科技意识、生产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秋整地过程中,佳木斯市在高标准完成190处8195栋钢骨架育秧大棚建设工作的同时,还按照“平、直、实、高、细”的做床标准完成秋做床面积2573万平方米,备置育秧土104.39万立方米,实现100%全部备好、备足,特别是在完成省补贴9处水稻智能化催芽育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又自筹资金9000余万元增建了19处水稻智能化催芽基地。今春,这个市加快农机检修调试进度,提高检修标准,确保所有农机具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去,按时高标准完成650万亩整地任务。
截止2月15日全市已筹措春耕生产资金36.86亿元,占需求量的67.6%,其中,农贷发放27.88亿元,农民自筹8.98亿元;肥料6.3万吨,农膜1401吨,农药1081吨,石油1.84万吨。目前,全市资金物资储备充足,完全可以保障春耕生产资金需求,各类物资正在紧张有序下摆中。全市投入抗旱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维修拦河坝7处、泵站96个、抗旱设备455套、机电井3220眼,新建小抽水站110个,新购置抗旱设备2100台套,为今年农业再获丰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加强生产资料市场整顿力度,确保让农民用上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佳木斯市从以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从2月末开始,全市抽调部分骨干对辖区进行对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种子流通市场,从源头阻塞检疫性农业有害生物传播渠道,保障春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