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讯 “在大学里学会中西医结合,回到村里就能更好地给乡亲们治病。”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镇新富村“80后”乡村医生汪洋说。
2000年阿城卫校中专毕业后,汪洋就回到家乡与母亲一起从事村医工作。2011年,一直期待进入大学学习的她报考了黑龙江省“乡村医生培养计划”,学费由政府负担,现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就读。
“我最喜欢的科目是中药学。”汪洋告诉记者,选择学中西医结合专业首先是因为自己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老师授课也非常形象生动,详细解释药品作用原理,让她印象深刻。
“学跟不学肯定两个样。”汪洋说,现在她就将自己学到的中西医结合知识应用到给村民的诊疗过程中。村里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因为罹患胃肠炎,连续点滴几天效果都不明显,孩子又拉又吐,大人在旁边看着十分心疼。
“后来我跟家长说,要不尝试一下针灸吧。”在汪洋的劝说下,家长同意了,结果仅仅一两次诊疗,孩子的病情就得到好转。
“村里人知道我是上学回来的,都特别愿意到我这儿看病。”汪洋告诉记者,现在不仅本村的村民到她的诊所来看病,一些外村的村民也慕名前来。而她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诊疗知识,将中西医有效结合。
“现在对患者进行点滴治疗的时候,有时候会结合实际配合针灸诊疗,效果更好,给农民省了不少钱。”汪洋告诉记者,在农村地区,中医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效果突出,而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村民们对村医汪洋很依赖,得病了不再费尽周折坐车到城里看病,村卫生所就能解决。“在村医这儿看病价格便宜,态度也好,乡里乡亲的彼此都挺信任。”新富村村民朴井安告诉记者。
从2005年开始,黑龙江省教育厅与卫生厅联合启动乡村医生培养工作。目前已招收培养3339人,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地区缺医少药问题,为广大农民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编辑: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