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3日讯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塑造伊春绿色林都新形象,为伊春的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伊春市深入落实省委“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相关任务,发展后劲不断积蓄,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谱写了林区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伊春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规模,财政收入跃上20亿台阶。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势头良好。现在伊春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支柱,“4111”工程和“1区+5园”建设加快推进,多元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累计达到174个,完成投资227亿元,占5年全部投资额的42.4%。
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后,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清醒地看到,只有奋发而起,自我加压,以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全面开展林区第三次创业,推动伊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才能尽快改变发展慢的现状,才能后发崛起、赶超跨越。
随着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同步实施,国家支持伊春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我们还拥有全国唯一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国家第二批创业城市试点、国有林权改革试点、棚户区改造等多项政策支持。这些叠加的政策效应,必将为伊春的加快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今天的伊春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五至十年,伊春拥有的三大后发优势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我们拥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第二,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幅员与资源优势。第三,我们拥有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优势。
未来5年,伊春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前两年聚积能量,后三年加速发展,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翻两番。
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对林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全面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功能区规划调整和建设”、“推动林区转型发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积极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等。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伊春不仅要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保护上当尖兵、做表率,还要在发展现代林区经济体系上做出优异成绩。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业现代化,是实现伊春经济转型、建设富庶伊春的必由之路。
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通过优化布局、完善体系、加快升级,推动产业发展向生态化转变,产业布局向园区化转变,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变。
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全市发展“一盘棋”,按照“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强化产业功能分区,推动资源配置和要素集聚,集中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群。
完善产业体系。要着力打造以矿产开发及冶金建材业、森林食品北药业、旅游业的三大引擎产业,以木材精深加工业、新型装备制造业、纺织业、清洁能源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补充的“3+X”产业体系框架。要着力抓好矿产冶炼、森林食品北药、旅游业三大产业升级。
推进矿产开发及冶金建材业升级。在矿产开发方面,全力加快鹿鸣钼矿开发,大力发展钼精深加工项目。要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以最现代的环保设施、最低的排放标准、最好的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矿山”。
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伊春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一个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健康幸福的新伊春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