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王志富 摄

中水回用节能环保。本报记者 刘心杨 摄

一些野生动物重新又出现在生态保护林里。记者 郭俊峰 摄
报告摘录
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覆盖城乡的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动重点企业、园区、城镇逐步实现循环发展。
环境问题 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会场访谈
铁力市委书记张泱代表说,“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把环保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忘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理。节能减排绝对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张泱认为,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必须是环保工作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只有留住这片青山绿水,才能有金山银山,才能有可持续发展,才能给未来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跨越赶超、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上项目必须抓环保,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严格环评标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影响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以明显的环境保护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会外声音
省环保厅纪检组长张志清告诉记者,未来五年,我省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重污染企业退出市场步伐。更加注重源头控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决做到“三个一律不批”:即有氮磷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更加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背景链接
“十一五”期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减排目标的114.23%和178.4%,在全国处于前列。
保护生态 摒弃先粗放后集约模式
会场访谈
鹤岗市东山区委书记陈立群代表对近年来鹤岗生态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这几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注意遏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仅我们东山区就相继关闭了污染比较严重的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小制药厂和采石厂6家。”
陈立群谈到,从发展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一个脏乱差的地方,肯定引不来好项目;从管理的角度看,环境则是执政力的体现,一个环境很糟糕的地方,地方党委、政府的管理能力肯定很一般。而加强环境保护不仅仅是解决城乡建设中脏乱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一个地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重点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会外声音
记者从鹤岗市政府了解到,鹤岗目前正在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滨水生态新区。无论是招商引资工作中对项目的选择上,还是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搬迁问题上,抑或是城市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等,鹤岗市政府均把环保问题放在首位,并在环保事业上加大投入力度。当地提出,发展不仅是经济繁荣,更要生态环保,这是龙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背景链接
“十一五”期间,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松花江规划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到省委对市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省政府对市地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之中。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了《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低碳生活 态度责任渗入点滴行动
会场访谈
“实际上,除了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这些被大众所熟知的耗能行业,公共机构也是个能耗大户。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就已经把公共机构纳入了节能减排的视野。”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丁一平代表说。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公共机构其所耗的能源比2005年增长了14.97%,其中电力占34.30%。如何让公共机构的电表转得更慢?丁一平提出很多建议,比如说,能用自然光采光时要留意关掉电灯,周末关掉三分之二的电梯,每天17点之后停掉空调等等。
丁一平说:“一方面,不断畅通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群众举报、揭发违法行为,用民意的力量扩大监督覆盖、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社会大众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起,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活和价值观念。”
会外声音
记者从省科协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力推广使用LED灯节能,此外,智能电表、节能插座,以及更为复杂的雨水回收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还有技术含量更高的蔬菜清洗机等等,也开始在公共机构和百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
背景链接
2009年,国家科技部将21个城市列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哈尔滨市成为其中之一。自示范工程实施以来,哈尔滨市已应用功率型LED灯具近30万盏,年节约用电3000万度,每年可减少传统光源报废对哈市松花江近百万立方水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