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一个坚持 四个拓展 构筑新增长 访省党代会代表、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
2012-04-24 16:47:0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谢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24日讯 “作为来自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代表,我们深切体会到,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不转没出路。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党代会的部署,做到一个坚持,实现四个拓展,全面推进城市转型。”鹤岗市委书记杜吉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核心,把经济转型作为根本任务。我们将立足煤炭,延伸产业链条;跳出煤炭,培育替代产业;服务城市,实现多元发展,以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深资源型产业的“四轮驱动”为主线,以发展十大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经济转型率先突破,力争到2016年,煤与非煤调整到4∶6。要做强煤电化工、高端石墨、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实施煤电化基地建设决战决胜年,加快推进80万吨甲醇转烯烃、400万吨焦化、3套3052化肥、200万吨钢等大项目,实施总投资17.8亿元的10万吨电解锰、20万吨锰硅合金和10万吨钢结构项目;开工建设78亿元石墨深加工项目,建成国家级石墨产品检测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提速建设中国石墨之都。打造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国际级品牌,使鹤岗绿色食品名扬天下。要扶壮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林木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要培育旅游、文化、现代服务三大新兴产业,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个拓展,第一是向生态转型拓展,把生态转型作为核心追求。鹤岗有800万亩耕地,900万亩林地,活立木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76%为天然林,90万亩湿地,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是44%、42%、41%和14.75平方米,域内还有黑、松两江和76条大小河流,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标准为每年328天。生态是鹤岗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高举绿色大旗,努力提高生态竞争力,力争把鹤岗建成小兴安岭东部低碳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区和国家级园林城市。第二是向文化转型拓展,把文化转型作为动力源泉。鹤岗在百年发展历史中积淀了五大特色文化。流域文化,鹤岗是黑龙江流域文明发祥地之一;解放文化,鹤岗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之一,域内有抗联、东北电影制片厂等红色遗址;创业文化,鹤岗有北大荒和百里矿山,为国家贡献了6.5亿吨煤炭,牺牲了3000多名矿工;移民文化,鹤岗先后迎来过早期的拓荒者、淘金者和闯关东的流民,迎来过全国第一支支边青年队伍,迎来过大规模的知青下乡、转业官兵、党政官员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批批投资创业者等外来族群;异域文化,鹤岗地处中俄边境,是世界上中华、犹太、俄罗斯三大文明的惟一交汇地。这五大文化铸就了“坚守、融合、创新、跨越”的鹤岗城市精神,充分挖掘利用好五大文化,塑城、兴业、育人,为城市转型注入强大动力。第三是向社会转型拓展,把社会转型作为基础内容。向智慧型社会转变。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高科技项目予以扶持,实施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战略。向环境友好型和集约型社会转变。加大矿山复垦和绿化造林力度,实施防洪、防涝、防旱、兴修水利工程,综合整治深陷区、采空区和一氧渗出区。向融合型社会转变,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利益诉求,由利益对抗转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向法治型社会转变。朝“向上型”社会转变,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有崇高的道德情感追求。第四是向体制转型拓展,把体制转型作为重要推动。宏观机制重构。从社会保障“一卡通”开始,着力建立“大部制”的管理体制,并在目标管理体系中加强社会管理的权重。中观机制放权。以建设鹤南工业新城为契机,在兴安区抓好试点,下放相应的管理权、发展权。微观机制搞活。在东山区试点,劳动保障、警务巡查、舆情掌控等职能进社区,使社区成为居民自我管理的主阵地。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