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8日讯 第二十三届“哈洽会”上,双鸭山市友谊县在推进招商项目,扩大签约份额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旅游这条主线,力求通过打品牌,议项目,促载体,兴产业,使友谊的文化旅游声名远播。
友谊的历史是一部以开荒为主线的变迁史,特殊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友谊魅力独具、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即“挹娄文化的发祥地、中苏友谊的见证地、北大荒精神的起源地、民族风情的展示地、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地”。文化资源的得天独厚、文化底蕴的悠远深邃、文化特色的灵动鲜明、文化风格的多彩绚丽,共同汇聚成了友谊极具开发价值的文化宝藏。打品牌,就是要通过哈洽会和其它的宣传形式,打造好挹娄文化的“挹娄王都”品牌,北大荒文化的“红色教育”品牌,现代农业文化的“农机观光”品牌,中苏友谊文化的“友谊见证”品牌,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风情”品牌,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形象。近年来,友谊县依托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加强了以挹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地文化”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达6亿多元。文化项目的大力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友谊的文化品味,增强了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幅射。借助“五地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让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不仅散发了活力,而且驰名中外。该县将以本次哈洽会为契机,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叫响“满源之乡、挹娄王都”文化品牌,并通过进一步的推进实施,积极为大美龙江建设贡献力量。
议项目,就是要重点围绕挹娄风情、民族风情、现代农业等主题,推进该县挹娄文化风情园、中国知青第一村和特色街道等文化旅游项目,使文化旅游形成规模和产业。促载体,就是要使文化旅游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要做好文化旅游产业对外宣传。围绕友谊博物馆、挹娄文化风情园、美兰庄生态园等现有文化产业,组织开展转业官兵、知青回访和满族民俗等活动,聚集人气,扩大友谊的影响力。继续筹备办好“挹娄文化旅游节”,提升友谊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家认识友谊、了解友谊、走进友谊。兴产业,就是要扩大中介联络,开发旅游产品。不断加快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认真做好国家级和省级景区建设。在旅游产业市场运作上实现跨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采取市场化运作,建设农家大院、水果采摘等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加快建设星级酒店、购物广场、连锁餐饮等旅游配套服务项目,逐步完善文化旅游发展及服务体系,为文化旅游产业夯实基础。据了解,该县已经与中国青年旅行社、山东英格尔工艺品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推介旅游项目和景点,开发旅游产品,推进“五地文化”创作和建立旅游网站,逐步使文化旅游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接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