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将实施“强基工程” 力争尽快建立特色社会管理体系
2012-07-11 10:24:0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孙玉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1日讯 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哈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组织实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基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建立起与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哈尔滨鲜明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据悉,《哈尔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将于近期下发。

  据了解,“强基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力实施“12311”强基工程,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哈市社会管理工作全面、深入、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将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全过程。

  学习借鉴“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做法,建立常态的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学习借鉴“建立网络平台、开通热线电话、设立服务展示板、设置工作意见箱、发放便民服务卡”等做法,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反馈机制等。

  ——推行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和农村综合服务管理“两种模式”,提升基层服务管理综合水平。

  大力推进中心社区建设,整合资源力量,科学配置功能,健全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服务管理向周边社区辐射;推行社区服务工作站为行政机关代理、为居民群众代办的“双代服务”,把区、街人员和经费及事权向社区下沉;加强村级社区服务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一站式”综合服务新机制等。

  ——完善“大调解”、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和管理“三大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加强社区、村“法律诊所”建设,为促进基层自我教育和民主管理、建设和谐社区探索新路;在医患纠纷、物业管理、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创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建立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努力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实施老旧住宅小区防范设施改造升级,把基层防范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实施居民家庭智能安防计划,组织开展技防入户工程,推广“平安E家”等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建设,所有药品赋码销售,实行药品全程监管;整合建立交通运输智能化指挥系统和平台,积极推进出租车、长途客车、公交车“三台合一”;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

  ——强化“一个支撑”,即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积极构建以“一个门户网站、一个综合指挥平台、九个专业信息系统”为总体构架的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全省首家社会管理主题网站“中国哈尔滨社会管理网”并以此为统一门户,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平行建设相对应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公共安全管理、网络舆情研判等九个专业系统。

  ——提供“一个保障”,即树立固本强基思想,统筹加强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落实基本投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确保“强基工程”扎实、有序推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商议事机制,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把“强基工程”建设纳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责任指标,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健全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把“强基工程”建设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定、职级晋升、表彰奖励、问责查处挂钩,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转变观念完善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