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春满园——大兴安岭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
东北网7月13日讯 近年来,大兴安岭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大胆的科技、理念、产品、品牌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一个基地带动农户、农户推进工厂的产业体系已经形成;蓝莓精深加工系列产品,黑木耳等食用菌原生态精加工、精包装营养食品已达200多款。
这个公司以蓝莓、黑木耳提取物为主要原料,辅以即食药原料,开发的蓝莓、黑木耳欣通软胶囊,蓝莓、黑木耳鹿精软胶囊,蓝莓、黑木耳唐宁胶囊,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发明专利。专家认为,该产品与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这项技术和产品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6项,授权外观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6项。省林业厅授予该企业省林业龙头企业称号,地区中小企业局授予该企业大兴安岭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称号。
“走山野之路,创精品极品”,富林公司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新画卷。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518万元,工业增加值1032万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
2001年,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大兴安岭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破茧而出,扬帆启程。那时,还是流通领域中的一个以收购、经营黑木耳、猴头、蘑菇等山珍产品为主要产品的加工企业。
十年商海洗礼,公司不仅基本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而且快速向前沿科技领域迈进。发展之快,源于涉足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大大缩短了企业成熟的周期。
前些年,在大兴安岭卖野生浆果时尚,进出快、收入高,可谓一本万利。
于是,富林公司抓住机遇,投入百余万元,建起了冷藏库,年出口欧洲国家野生浆果百余吨,获利不菲。
但三年光景,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切断了经营浆果出路。
卖资源,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
富林公司在潮起潮落的市场创击中,激发了科技创新思路。从此,打响了一场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仗。
走山野之路,创精品极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公司与哈尔滨商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利用野生的木耳、蓝莓、猴头蘑、偃松籽仁等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破壁、真空低温浸提浓缩、科学组方复配、喷粉干燥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制开发了系列营养保健食品。
同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聘请业内资深专家,专门从事食用菌优良品种繁育、引进研究开发工作。在塔河的绣峰林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瓦拉干林场建立了年产1000万袋食用菌的养殖基地。目前,公司已建立三个精优食用菌养殖培育基地,二个蓝莓种植移植抚育基地。
2012年,围绕食用菌、蓝莓系列产品创新升级。黑木耳养殖接菌从固体食用菌向液态食用菌跨越。缩短菌类培养的周期,养殖方式从地栽向大棚挂袋转化。接菌发菌产量、收入是地栽菌的几倍。
去年5月,行署、林管局下发文件,将全区“利用森林防火生土隔离带发展寒带药业项目和利用需要打烧的防火线种植牧草项目”交由富林公司,全权负责项目的可研、扩初设计、立项、实验、繁育、推广、集团化经营等工作。
目前,已构建了集团化经营架构,全资子公司“大森林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富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富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富林食用菌农业合作社”已正式经营运作。为了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拓展经营空间,与劲松北极虫草拓展基地达成共识,整合注册成立大兴安岭富林北极虫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如果说,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那么,技术创新的延续,是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
走“百货迎百客,开发一代、生产一代、淘汰一代、储备一代”发展之路,让技术创新,促动了企业不断设计、生产出市场需求的各种新的个性化的产品。
产品,由原生态的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品领域迈进。黑木耳浓缩钙片、蓝莓冲剂固体饮料、黑木耳口服液、蓝莓黑木耳多糖冰茶等一个个新产品,相继出炉问世,抢占了市场制高点。
企业销售额,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占销售收入的70%以上。
借助外力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自身练好内功,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大浪淘沙壮大起来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强手。
这时,内涵与外延并举的科技创新、研发体系,给产业产品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一个拥有员工140人的公司,科技人员达到18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42余人,年投入研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8%以上。
每年结合产品工艺、技术要求,实施技术对应培训。浓厚的科技创新活动。保证了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员工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给企业科技研发人员,搭建了展现自我,创新价值的空间和平台。
随着产业和产品创新,带动了营销机制创新。建立起全员营销、电子商务、网络多元化立体式,市场运作营销机制。
以香港绿博会、北京绿博会、哈洽会等节会为平台,推介宣传,拓宽发展空间。产品遍布全国26个大中城市,销售网点161个,与德国和北京、上海等地大公司建立了销售合作关系。
去年,富林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在浙江省义乌市副食品批发城设立了大兴安岭绿色食品馆,打造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平台。
蓝莓种植、管护移植抚育滴灌是行署重点推进的产业。今年,他们在位于具有辐射面广,交通便利优势的我区中心区域塔河县,开始着手建设合作社,二期工程总投资5214万元。预计项目达产达标后,菇类食用菌和黑木耳生产能力达2000万袋;野生蓝莓种植管护基地650亩。蓝莓种植225亩,目前项目已全面展开。
如今,富林公司已成为全国绿色食品行业AA级和有机食品认证最多的企业,名列全国同行业榜首。直接和间接安置了5800多人就业。逐步实现区域野生蓝莓、食用菌等特色资源实现工业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