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俄罗斯女博士来哈求医 经冰城大姐照顾奇迹苏醒
2012-07-18 15:26:2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于迪 裴潇蕾 付爽 王浩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实习生于迪裴潇蕾付爽本报记者王浩文/摄

  东北网7月18日讯 这是一种充满了爱心、信任和承诺的友谊,这是一种超越了国界的亲情。在2300个日日夜夜,退休女工周大姐为了照顾素不相识的植物人——俄罗斯女博士娜达莎,生活被锁定在简陋的房屋。每天默默地为娜达莎进行康复训练、语言沟通及生活起居,正是这种超越了国界的亲情,让娜达莎在6年后奇迹般地苏醒了。

  2300个日夜,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血缘的亲情,周大姐无怨无悔地甘当一名贴身保姆,面对的是一个不会说话的植物人。每天要做的把饭捣碎、擦屎接尿、背着上百斤的身体进行康复活动,辛苦、辛酸、孤独、恐惧随时伴随着她,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她仍然笑对未来。爱,正超越着种族、国界等有形或无形的界限,构建着未来世界的和谐。我们期待着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也对周大姐这位冰城好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一言之善

  车祸受伤女博士来哈求医

  在香坊区中北春城小区广场内,每天都会有一名妇女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子……她们引起了周围邻居的目光。

  推轮椅的妇女是哈市的一名退休女工,今年52岁,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周大姐。轮椅上的女子叫娜达莎,今年49岁,是俄罗斯滨海边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参崴)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博士所长。提起娜达莎来冰城求医的经历,周大姐回忆道,2005年7月的一天,娜达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突然遭遇车祸,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当地医院治疗了7个月后,丈夫谢尔盖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俊志医生的介绍和翻译,娜达莎被留下进行康复治疗。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大姐在医院碰到了谢尔盖,当得知这位女博士的不幸遭遇后,第二天,周大姐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要给植物人娜达莎当保姆。

  周大姐(右)悉心照料娜达莎。

  好心大姐学俄语甘当保姆

  从未当过保姆,第一次就给外国人当保姆,周大姐首先便是语言上的障碍。据周大姐讲,为了快速学习语言,她特意买了俄文词典和书籍,一遍遍地说给娜达莎听,尽管娜达莎毫无反应,但她依旧坚持。

  由于在医院治疗需要大额费用,在当地艺术学院任美术副教授的谢尔盖不得不回国上班赚钱。谢尔盖回国后,不仅拖欠了她一年的工资,就连娜达莎的住院费用都难以维持。2007年底,娜达莎只好出院在家做康复治疗。谢尔盖得知情况后,辞职来到了冰城,他们在香坊区菜艺街附近租了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谢尔盖白天出去写生卖画赚钱,晚上住在厨房里。照顾娜达莎的生活仍然依靠周大姐。一次,周大姐在厨房做饭,娜达莎突然发生叫声,她进屋发现娜达莎竟然睁开了眼睛,嘴里不停地发出声音。周大姐用流利的俄语与她对话,娜达莎仿佛听懂了,不一会儿还露出了笑容。当晚,周大姐连夜重新制定了娜达莎的康复训练计划。

  6年坚守演绎异国情缘

  昨天,记者在周大姐租住的房子看到,两屋一厨的毛坯房里除了谢尔盖的画具和几张床外,屋内的电视是最值钱的家当。据周大姐讲,现在她们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不到4点钟起床为娜达莎做康复训练,早饭后还要做针灸治疗,快到中午时要推着娜达莎去楼下晒太阳,下午进行语言听力训练,其中看电视就是治疗的一项。周大姐说:“看着娜达莎一天天在康复,我觉得无怨无悔。”

  采访结束时,娜达莎的丈夫谢尔盖背着画板回到家里。谢尔盖告诉记者,为了能将妻子的病治好,他放弃了事业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来到哈尔滨靠街头卖画为生。现在妻子病情已有明显好转,他相信奇迹还会不断地发生。但再过两天,他的护照马上要到期限了,如果不能续签,他必须回国。谢尔盖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让他留下来继续照顾妻子。

责任编辑:张广义